第29章 省委的關注
頑主宋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省委的關注,重生:從小科員直達巔峰,頑主宋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政禹把父母送回家,又去還車,雖然緊趕慢趕,但到達縣政府已經是下午兩點了。
他沒有猶豫,直接上樓到政府辦,值班員看見他,打招呼道:“張主任,您來了。”
“陳縣長在家嗎?”
“現在應該就在辦公室。”
張政禹理了理衣服,敲響了陳靜辦公室的門。
“請進。”
張政禹推門進去,發現不光陳靜,新任的常務副縣長劉東明也在。
張政禹沉聲道:“抱歉劉縣長,陳縣長,今天和家人在市裡,我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
劉東明一揮手,說道:“不礙事,今天本來就是週末,我和常縣長、陳縣長研究了一下,認為省委省政府對我們縣的招商工作,以及提出的一些概念,還是相當認可和重視的,為了儘快落實工作,不得不把你叫回來。”
張政禹果斷地說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劉東明點點頭,說道:“客套的就不說了,來,你看看這個。”
說著遞上來一張報紙。
張政禹接過來一看,正是《南省日報》。臨水縣招商工作紀實的文章,在上面佔據了很大的版面。
文章的旁邊有一段用鋼筆的批示,字型蒼勁有力,寫道:臨水縣招商工作進步迅速,其工作思路、方法,對我省整體經濟工作都有一定借鑑意義,江東市要開展試點建設工作,認真歸納方法,形成經驗,報省政府辦公廳,如切實可行,可在全省進行推廣。
這段批示的落款是:陳其安。
張政禹太熟悉這個名字了,陳其安後來一路做到省委書記,成為了一名實實在在的一方大員,尤其擅長抓經濟和城市建設,其在任期間以工作大刀闊斧著稱。
陳靜道:“政禹,是你率先提出招商想法的,這篇紀實材料也是由你主筆,所以我和劉縣長認為,提煉經驗,還是要你來牽頭,談談你的看法吧。”
張政禹思索片刻,說道:“其實關於招商工作的理念,我已經給您和各位縣領導報告過多次,原理很簡單。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長期思路是:先富帶後富。我們是貧困縣,尤其需要一批先富的企業家,帶動我們縣的經濟發展。”
“但是先富不會平白無故的來,全國有那麼多環境優良的城市,憑什麼企業家選擇臨水?這就需要我們主動展示自己的優勢,開出其他縣市給不出的條件,請這些先富的企業家到臨水來,他們在臨水賺到了錢,臨水的老百姓才能賺到錢。”
劉東明點頭道:“你的理論是對的,而且實踐證明,確實有很好的效果。但你怎麼一開始就確信這樣能有效果呢?”
“劉縣長,我們現在搞的是市場經濟,即便是政府,也要尊重市場規律。也許您發現了,長期以來,各縣有一個大的問題存在,就是都跟著指揮棒走,卻不肯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不一股腦搞工業,要不一股腦搞商業,最後賠的底掉,也浪費了大量的國家資產,所以我提出,要因地制宜的發展,並且選擇了農業。”
劉東明微微頷首,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說的話都很淺顯易懂,但是很實在,雖然已經改革開放有些年頭了,但是地方政府在經濟上,有些時候還帶有很深的計劃經濟色彩,不敢,也不願意主動作為,造成了經濟發展的一定障礙。
陳靜又問道:“你提到一個概念,叫營商環境,這個思路具體是怎麼樣的?”
張政禹道:“營商環境,其實是一箇中性詞,就是商業經營的整體環境,這個環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而作為地方政府,我們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其中當然包括為國有和私營企業經營服務,那麼,最佳化營商環境,就是我們的任務目標之一。”
陳靜和劉東明一邊聽,一邊記,連開政府常務會都沒有這麼認真過,誰都能看出來,張政禹提出的這個概念,有可能成為將來全省,甚至全國的經濟理念之一。
這番談話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陳靜這才把記了好幾張紙的筆記本遞給秘書,讓他把今天的談話內容整理成一份材料。
新任的常務副縣長劉東明之前在隔壁東山縣任副縣長,看到張政禹,內心也不住感慨,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要是之前自己手底下如果有這樣一位經濟人才,自己可能早就升正縣了。
走出陳靜辦公室後,劉東明還是決定主動向這個年輕人示好,他叫住張政禹道:“政禹,實話跟你說,這次招商專案專項檢查,肯定是要處理一批幹部,你還有七個月辦公室主任掛職就到期了,你自己也考慮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