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主宋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章 專案視察,重生:從小科員直達巔峰,頑主宋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完張政禹的一番論述,唐璐志點了點頭,說道:“同志們,我是認可政禹同志的觀點的,改革發展本來就沒有固定格式,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敢於試錯是不行的。”

正說著,車已經到了南坪鎮境內。

張政禹挺直腰桿,說道:“尊敬的唐書記、吳部長,現在各位領導看到的就是我縣招商引資專案第一批專案現場。這裡主要開發的是木耳和茶葉種植業,建成後預計木耳年產量達到18噸,綠茶年產量8噸,紅茶年產量2.65噸,待周邊幾座山頭開發完成後,預計我縣生態農業總產值將達到40億元。”

看著窗外的青山,唐璐志心情大好:“走,我們下去看看。”

百花木耳廠中,十多個鋼構種植大棚已經搭建完畢,一字排開,老總杜作福早就在門前等候。

走進大棚中,一排排砍好的木樁和木屑整齊羅列,上面正綻放著一朵朵黝黑的木耳。

唐璐志滿意地點點頭,問道:“有沒有什麼生產上的困難需要解決?”

杜作福和張政禹對視一眼,趕緊說道:“技術上我們有專業人員,縣農技站也給我們派了專家,沒什麼可操心的。就是咱們縣裡這個路實在是不方便,沒有直通省城的路,想要把東西銷出去,得繞路一百多公里,才能到省道上,成本一下上去不少。”

王一楠趕緊趁熱打鐵道:“是啊書記,木耳茶葉還好說,有些鮮貨這麼一繞,路上的損耗平白多了幾個點,到了市場價格也打折扣,對我們生態農業發展是個最主要的制約因素。”

唐璐志雙手背後,笑道:“你們這是有準備的找我要資金來了,說吧,需要多少錢?”

“書記,一千萬行不行,把縣裡內部道路整修一下,我打算再連一條路到省道上去,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這個數。”

唐璐志呵呵一笑,說道:“一楠,你是把我當地主老財了,實話告訴你,市財政現在雖然有點餘錢,但遠遠沒有能給你一千萬這麼多,我同意批五百萬給你,縣裡的內部道路你們自己想辦法。”

常山明一聽急了:“唐書記,五百萬確實有點捉襟見肘,八百萬行不行,缺口我們縣財政自行補足。”

“六百萬,再要一分多的也沒有,而且我要事先說明,我是原則上同意,市財政局那邊撥款要經過趙市長同意,趙市長那邊你們自己去說,我不能越權把市政府的家也當了。”

聽了唐璐志的承諾,王一楠喜出望外,一開始他本來以為能要到三百萬就不錯了,沒想到竟然給了六百萬。

“唐書記,您放心,我們保證專款專用,給全縣人民把這條路修好。”王一楠和常山明一齊表態道。

一連看了幾個點位,唐璐志都表現的很滿意,特別是常山明將城市面貌和最佳化辦事流程,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唐璐志表示了高度肯定。

其實這也正是張政禹提前給常山明彙報的一個經營理念:種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

經過一年的招商實踐,全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實際上已經步入正軌,只要按照現在的思路繼續下去,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畢竟現在相較於其他縣,臨水縣的招商工作已經走在前列,但是在整個城市環境和辦事效率上,臨水還是個後進生。

這裡,張政禹把後來才有的一個觀念——營商環境,做了重點彙報。

今天常山明又把營商環境這個概念彙報給了唐璐志,唐璐志對這個概念非常重視,當即要求要把臨水縣當做一個工作試點,進行為期半年的試點建設。

下午三點,臨水縣人民廣場上彩旗招展,數千名群眾和企業家聚集在舞臺前。

整個招商簽約儀式由縣委書記王一楠主持,縣長常山明代表臨水縣政府和企業家集體簽約。

最後,市委書記唐璐志做重要講話。

唐璐志講話結束的那一刻,廣場上掌聲雷動,五千只各色氣球從廣場上騰空而起,連天空都被映照的五彩斑斕。

唐璐志簡直得意極了,走下講臺後眼角都是掩不住的笑意,這在全省都是大為露臉的事,除了臨水,還沒有哪個市舉辦過集中籤約儀式,自己作為市委書記,面子上也是有光的。

對於這次集中籤約的宣傳稿件,以及張政禹寫的那篇經驗材料,他當即指示吳海平要在省報上進行釋出,而且一定要選擇一個好的版面。

見市委書記發話,吳海平二話不說,當即表示今晚就聯絡省報編輯部的總編,爭取明天就能見報。

當天晚上的接待晚宴上,主賓盡歡,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八個影子

月下有隻猹

硬抗

方火

獵豔之旅+番外

秋水伊人

仙穹龍君

賣報的小行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