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送錦旗
頑主宋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送錦旗,重生:從小科員直達巔峰,頑主宋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思遠到了縣政府辦之後,並沒有見到常山明,而是見到了常山明的秘書、政府辦二科科長費建國。
“常縣長這兩天有幾個接待,實在是沒空,委託我全權代表他商議土地回收事宜。”費建國是這樣給崔思遠解釋的。
崔思遠心裡直罵娘,什麼狗屁全權代理,不就是不想見自己。
常山明還是常務副縣長的時候,為了這塊地的事前後跟自己見了四五次面,現在要建垃圾場了,乾脆躲著不見自己了。
“崔總?”
“嗯?”費建國的詢問,將崔思遠從神遊中拉了回來。
“談談想法吧。”
這場談判持續了整整一個上午,崔思遠堅持要二百四十萬,少一分錢都不行。而費建國卻堅持只給二百萬,不能再加了。
雙方反覆拉鋸,到中午都沒個結果。
費建國只好安排崔思遠中午在政府食堂吃個飯,改天再談,崔思遠也不客氣,一口答應下來,要了幾個肉菜,坐下就吃。
崔思遠看來,自己虧著呢,別說吃一頓飯,就是十頓飯也解不開自己的憋屈。
趁著午休的時間,費建國給張政禹打了個電話,給張政禹一通埋怨,說自己跟崔思遠拉扯一個上午,口乾舌燥,連中午吃飯都用的是自己的飯票。
張政禹笑的前仰後合,並保證,如果費建國能搞定崔思遠,自己一定請他到山野大酒店吃飯,連吃三天!
掛了電話,張政禹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看來這件事情沒有那麼容易解決,現在費建國才剛開始突破崔思遠的心理防線,怕是要打成持久戰。
正想著,鎮政府大門口傳來一陣鑼鼓喧鬧之聲,爆竹的聲音噼裡啪啦響遍全街。
張政禹走到窗前,才發現一隊披紅掛綵的隊伍,前面十幾號吹打手鑼鼓傢什正打的火熱,後面還跟著幾十個群眾,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小胡。”張政禹喊道“外面怎麼回事?”
胡夢可跑進來,喜笑顏開:“張鎮長,是來送錦旗的,說要見您?”
“見我?”
正想著,梁永波書記也進了張政禹辦公室:“政禹,人家群眾來感謝你,怎麼還在這坐著,走吧,我們在家的幾個班子都一起下去接待。”
“小胡,把相機帶上,拍點照片。”
張政禹下了樓,方德廣、趙慧娟夫婦高興地迎上來。
張政禹這才想到,自己之前把被徵地的石河村村民們的資料都交給了杜作福,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在操心回購土地的事,把這事差點都忘記了。
趙慧娟揚起嗓門,喊道:“各位父老,好幾年了,我們在外面飄著,張鎮長幫我們解決了社保問題,沒收我們一分錢,張鎮長是個好官、清官。感謝鎮政府,感謝張鎮長!”
“把錦旗拿上來!”
一時間鑼鼓齊鳴,好不熱鬧!
兩個村民拿著一塊亮紅的天鵝絨布錦旗,走上前來,錦旗上用明黃色的線繡著:“南坪鎮政府:關注民生疾苦,體現政府關懷。石河村徵地搬遷全體村民贈。”
張政禹抬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下,朗聲道:“各位鄉親,不要感謝我,要謝就謝鎮黨委、政府領導們,尤其是梁書記和徐鎮長,在他們的支援下,咱們石河村的問題才能解決的這麼順利,我們一起請書記和鎮長接旗!”
張政禹知道,自己剛在鎮上立足,一定要給足書記和鎮長面子,功勞都是領導的,不說完全爭取到領導的支援,最起碼得先站穩腳跟再說。
果然,張政禹這話一出,梁永波和徐國彬的嘴都快咧到了耳朵根,誰不愛聽好聽的啊?更何況這可是大為露臉的事。
兩人結過錦旗,和村民們一一握手,胡夢可抓住機會,相機咔嚓咔嚓按個不停,留下了一組照片。
第二天,一篇名為“南坪政府為民辦事情,聚焦民生解決社保難”的宣傳報道就上了江東日報的二版。梁永波和徐國彬拿著錦旗和群眾握手的圖片配在旁邊。
書記和鎮長都對張政禹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畢竟江東日報是江東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各縣市區領導每天必讀的報刊,多少幹部請編輯部的記者吃了多少飯,喝了多少瓶茅臺,就為了能讓自己的名字上個版面。
事後張政禹專門問了下方德廣,88戶,一百二十多名村民中,除了已經離開臨水和找到正式工作的,有七十五名村民都在這次集中安置中分配了工作,續上了社保。
張政禹不禁感嘆,咱們的老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