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語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趙青雲的籌謀與隱忍,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曲士語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青雲在翰林院的日子逐漸步入正軌,他一邊勤於修撰,一邊暗中蒐集關於張維平一黨的更多訊息。他深知,若想真正為父親平冤昭雪,僅靠江湖朋友的幫助遠遠不夠,必須在朝廷內外建立更廣泛的支援。
這一天,趙青雲正在翰林院的書庫查閱古籍,蒐集與朝廷賦稅改革相關的典章文獻。他翻閱間,意外發現了一份舊卷,上面提及了邊疆軍需的核算流程。筆跡雖潦草,但顯然是匆忙記錄的內部調令。
“這字跡,似乎是內閣某官員的手筆。”趙青雲微微皺眉,將卷軸細心收好,準備回去仔細研究。
晚上,趙青雲回到沈正華府,將卷軸拿出與沈正華討論。沈正華看罷,眉頭緊鎖:“青雲,這可能是一次機會。朝中確有傳聞,說張維平為了籠絡邊疆將領,利用軍需調撥私自牟利。這類線索若能被放大,很可能是開啟張黨疏漏的突破口。”
趙青雲低聲道:“沈大人,若我們繼續追查此事,會否過於冒險?”
沈正華點了點桌上的卷軸,語氣凝重:“冒險是一定的,但不冒險,我們便永遠沒有機會。眼下京中還有一些不滿張黨的人,若能說服他們聯手,這條路未必走不通。”
為了爭取更多朝中支援,趙青雲與沈正華多次商議。沈正華提議,他可以試探幾位與張黨不和的官員,看看是否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
幾天後,趙青雲主動拜訪了內閣次輔許從禮。這位老臣因性格剛直屢次與張維平發生爭執,雖然已被邊緣化,但仍保有一定的威望。
許從禮端坐於書案前,捋了捋花白的鬍鬚,面帶沉思:“趙青雲,我聽沈正華說過你。你年紀輕輕,倒是志向遠大。但你可知,這張維平根基深厚,牽一髮動全身,你若要與他對抗,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復。”
趙青雲拱手恭敬答道:“許大人,學生明白這其中的風險,但正因為張黨如此強勢,才更需要有人敢於揭露他們的真面目。若任其發展,朝綱不振,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許從禮聽罷,輕嘆一聲:“好一個志存高遠的少年。但你可知,這並非僅憑一腔熱血便能成事?你有何具體計劃?”
趙青雲將從邊疆到京城的線索一一詳述,言辭懇切。他說到關鍵處,甚至擲地有聲:“許大人,學生不求一己之名,只求能稍盡綿力,為國分憂。”
許從禮沉默良久,終於緩緩點頭:“好,我可以為你牽線幾位老臣。但記住,凡事不可輕舉妄動,你在京城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為他人攻擊的把柄。”
回府後,趙青雲夜不能寐。他回想許從禮的話,深知自己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書案上的燈火搖曳,他翻開卷宗,再次仔細比對,試圖找出更多線索。
“父親,孩兒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無論如何,我都會堅持下去。”趙青雲暗自發誓,握緊了手中的毛筆。
清晨的京城,晨霧繚繞,街市已然喧囂。趙青雲與沈正華在書房中商討著下一步的計劃,而府中小廝突然通報:“御史臺的齊大人前來拜訪。”
趙青雲微微一怔,他對這位齊大人雖有耳聞,卻未曾謀面。齊渙,御史中丞,素以剛正不阿著稱,常在朝會上針砭時弊,雖得百姓稱讚,但也因得罪權貴而屢遭掣肘。
“齊大人?”沈正華眉頭微挑,“青雲,快隨我去迎。”
書房內,齊渙一身青袍,腰間掛著玉佩,顯得儒雅而威嚴。他端坐在椅上,目光灼灼,開門見山地說道:“沈尚書,今日我來,是想與你商討邊疆軍需一事。”
沈正華與趙青雲對視一眼,試探道:“齊大人可是發現了什麼?”
齊渙緩緩道:“昨日我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提及張維平一黨操縱邊疆軍需,貪汙國庫銀兩的細節。沈尚書,趙公子,你們可曾聽聞此事?”
趙青雲心中一震,這封信顯然與薛逸風的調查有關。他不動聲色地說道:“齊大人,學生聽聞過一些傳聞,但證據尚不齊全。”
齊渙點頭,面露沉思:“此事非同小可,若真如信中所言,朝廷將面臨極大的危機。但張維平勢力龐大,若無確鑿證據,恐難撼動。”
沈正華見狀,沉聲道:“齊大人,若真心為國,沈某願與您聯手,深入調查此事。”
齊渙神情複雜,顯然有所顧慮:“沈尚書,我自然願為國家盡忠。但張維平一黨並非等閒之輩,朝中諸多大臣早已被其收買,我擔心,我們的舉動會引火燒身。”
趙青雲上前一步,鄭重說道:“齊大人,若每個人都因害怕而退縮,朝堂腐敗的局勢如何改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