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士語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朝堂棋局,青雲路之江湖恩仇,曲士語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秋雨過後,京城的晨霧籠罩著金碧輝煌的宮殿,空氣中透著一絲肅殺的涼意。
皇帝召集了一次小範圍的御前會議,參與者只有太子、張維平、沈正華,以及數名資歷深厚的重臣。皇帝坐在御座上,臉色平靜,看不出喜怒。他慢悠悠地開口:“近日有傳言說,東宮與朝中某些人走得頗近,是不是有什麼議題需要朕知曉?”
太子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卻不失鋒芒:“父皇,兒臣身為儲君,自當與各位大臣商討國事,為陛下分憂。這些傳言,恐怕是有心人刻意挑撥。”
張維平上前一步,面露微笑:“殿下所言極是,不過臣以為,如今國庫空虛,邊疆局勢緊張,若非必要,不宜多生枝節。”
沈正華拱手道:“臣以為,東宮身為儲位,與朝臣議事是職責所在。若連正常的君臣交流都被視為異動,那才是真正的禍患。”
皇帝目光一轉,看向沈正華,沉聲道:“沈愛卿的意思是,有人在挑撥朕與東宮的關係?”
沈正華坦然應答:“陛下明察,此事若無確鑿證據,臣以為不宜妄下結論。”
皇帝淡然一笑:“好,那就先觀察著吧。此事朕自有定論。”
回到東宮後,太子面色陰沉。他將心腹幕僚召集起來,低聲說道:“今日朝會,父皇雖未明確表態,但顯然已經察覺到張維平的意圖。本宮絕不能讓張黨繼續坐大。”
一名老臣提議:“殿下可利用沈大人清譽無暇的優勢,反擊張維平的攻勢。同時,殿下應與監察司主官蘇文聯絡,透過法紀之名剔除張黨的觸角。”
另一名年輕的幕僚則建議:“殿下,不如從張維平手下的錦衣衛入手。劉坤雖忠於張黨,但其手下難免有人不滿。若能策反一二,也許能直接掌握張黨的行動。”
太子沉吟片刻,點頭道:“你們各自分頭去辦。另外,派人查清張維平最近的舉動,特別是他與邊疆的聯絡。邊疆的劉世安,或許就是他致命的軟肋。”
與此同時,張府燈火通明。張維平正在與幾名心腹密議。
劉坤抱拳稟報道:“大人,太子近來動作頻繁,不僅拉攏了沈正華,還與監察司有接觸。屬下已經加派人手,密切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
張維平冷笑:“太子不過是乳臭未乾的小子,沈正華那班清流也掀不起風浪。只要皇上不發話,他們終究是白忙一場。”
一名心腹官員卻露出憂色:“大人,東宮若能掌握劉世安在邊疆的證據,恐怕對我們不利。”
張維平眯起眼睛,沉聲道:“邊疆那邊我自有安排,劉世安不是那麼容易失手的。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穩住京城的局勢。”
他頓了頓,目光凌厲:“散佈更多關於太子的流言,製造東宮與清流內部的矛盾。另外,加強對監察司的滲透,確保他們不會輕易行動。”
幾日後,趙青雲與沈正華、許文端在沈府密會。
趙青雲將從薛逸風處接到的最新邊疆情報展示給二人:“這是劉世安與敵軍交易的詳細賬目,以及私藏物資的證據。這些內容若能公開,張黨的邊疆勢力必然崩塌。”
許文端仔細翻閱後,眼中露出一絲欣喜:“如此確鑿的證據,確實能一舉扳倒劉世安。但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內容遞交至陛下御前。”
沈正華思索片刻,說道:“此事須得徐徐圖之。張維平在陛下面前仍有一定影響力,貿然呈上這些證據,恐怕會適得其反。”
趙青雲點頭:“不如以邊疆糧草不足為由,由太子提議重新審查軍需賬目,藉此機會將這些證據混入調查中,迫使劉世安暴露。”
沈正華嘆道:“這是個好主意。不過,太子能否順利推動此事,還得看我們如何協助。”
這場權力的博弈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太子與清流官員逐步推進,試圖用證據撬動張黨的根基;而張維平則加緊佈局,試圖在對手行動之前反將一軍。
趙青雲回到住處,提筆寫下一封信,寄往邊疆,信中叮囑薛逸風繼續深挖劉世安的罪行,同時暗中提醒張福生加強對邊疆局勢的觀察。
夜深人靜,趙青雲立於窗前,望著滿天星斗,心中暗暗發誓:“這一局,無論如何,我都要勝!”
京城與邊疆的風雲已然連線,正義與腐敗的較量在不斷升溫。而這場鬥爭的最終結果,將決定大明江山的命運走向。
訊息如同暗流湧動,迅速傳回了張維平的耳中。他坐在書房中,聽著錦衣衛指揮使劉坤的彙報,面色鐵青。
“啟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