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6章 識字,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叫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終,李文貴便決定,不再視察鐵路線,直接回京師了。

等回到京師之後,他想到了後世的識字班,便專門去了一趟內閣。

在去內閣次數多了之後,李文貴都不用先去找他姐夫,直接猶如竄門一般,也往內閣躥了。就這,估計整個大明朝,從有內閣以來,也就他一個人而已!

高拱一見他過去,就知道他有事找,便馬上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先招待李文貴道:“老夫知道你無事不登三寶殿,開門見山地說吧,你我都可以節約時間!”

在他邊上辦公的張居正聽到這話,笑了笑,雖然依舊在辦事,但是速度卻慢了下來,顯然是在分心聽了。

而李文貴聽到高拱的話,便笑著回答道:“我去看了下鐵路的修建,發現各地的百姓,都很積極。以後我們大明的發展,最是少不得能識字的人。因此,我有個想法……”

鐵路線上的事情,內閣這邊也是聽說了的。因此,高拱並沒有問什麼,只是聽李文貴在說話。

“地方官府是不是可以把本轄區的識字率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我說的不是讀書做學問,而是識字而已。”

聽到這話,高拱微皺著眉頭,重複道:“識字而已?不解其意?也不對,就是不用做學問,只是識字,知道意思?”

李文貴聽到他的話,當即點頭,強調道:“沒錯,識字。一個人識字與否,對其過日子,幹活,哪怕是不會做文章,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以後我們大明的經濟發展,比如製造業,商業等等會越來越多,肯定是僱傭識字的人最好。如果大明百姓人認識字,我可以說,大明的綜合國力,都會顯著增強!我們和蠻夷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等到發生了質變,就能讓他們拍馬都追不上,他們就只有能歌善舞一途而已!”

高拱聽到這話,眉頭未開,疑惑地問道:“何為質變?”

一聽這話,李文貴便知道,自己把後世的詞拿過來用了,便給他解釋道:“量變和質變,量變,就是數量上的堆積,比如敵我兵力對比,當我們的兵力多過敵人多少,從而能有絕對優勢的時候,就是量變;而質變,就是質量上的變化。比如同樣數量的敵我軍隊,原本雙方都是赤手空拳,然後我們計程車兵,一個個都一把刀,當多到一定程度,我們的軍隊會發生質變,從而對敵人形成碾壓的優勢。”

李文貴的比喻,不是很專業,但是用舉例子來給高拱說明量變和質變的概念,以他的才智,還是能懂的。

高拱想著李文貴的話,一邊在用手指關節敲著桌面,顯然是在思考這個問題。不一會之後,他便緩緩地說道:“你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哪怕不需要讀書做文章,只是識字而已,這事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張居正聽到這裡,笑著插嘴說道:“我聽說文貴你,當初讀書識字,可是懸樑刺股的。據說,你的開竅,還是懸樑刺股時,腦袋磕到了桌子上所致?”

一聽這話,內閣的不少方向,都不約而同地響起了微笑聲。包括高拱在內,也是笑著看著李文貴。

但是,李文貴聽了,卻是臉都不紅一下,那是肉身,和我有什麼關係?

張居正說著,已經走到了高拱這邊來了,微笑地看著李文貴說道:“首輔大人說得沒錯,哪怕只是識字而已,要想教會他們,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啊!你想想看,漢字有多少,每個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總要教的吧?要讓全國的百姓都識字,這事情之艱鉅,是遠超你想象的!”

李文貴聽了,卻是搖搖頭,認真地回答道:“我承認,這個事情肯定是有困難,但是,你要說多困難,那也未必。總之,有問題解決問題,最終能讓這個事情能做到不就好了?”

高拱一聽,輕拍一下桌子,當即讚許地說道:“文貴此言不錯,甚得老夫之心。”

稱讚了一句之後,他立刻追問道:“你估計是有備而來,你且說說,此事該怎麼做?如果容易做的,老夫代表內閣支援。”

李文貴聽了,馬上就回答道:“剛才張大人說了,漢字很多,要教每個字怎麼讀,還要教每個字的意思,我想,最大的困難,就是這兩個吧?”

張居正聽了,點點頭,不過沒說話。

李文貴看到高拱也點頭了,便接著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創造出一套漢字的讀音規則,只要掌握了這套規則,那就算不認識某個漢字,也能根據讀音規則知道這個漢字怎麼讀?”

“另外,是不是把所有漢字的釋義,都編寫成一部工具書,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