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謀劃,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叫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聽李文貴對他們說道:“比如說,我們當下最重要的,其實是建立錢莊銀票體系,而要做到這點,需要更多的金銀作為儲備抵押物。先讓老百姓都相信,銀票是有足夠的金銀可以兌換,再慢慢過渡到信用體系。”

對於這個說法,高拱,張居正等人,都是在微微點頭。

貨幣之重要,李文貴都已經科普過,在座的這些大明高階官員,自然是很清楚了的。

“因此,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弄到更多的金銀。自己挖礦的話,礦在哪裡?這是個問題!”

“但是,倭國可是金銀礦最為豐富的,剛好才平定南方的倭寇之患,再加上以前倭寇對我們大明的侵害,因此,如今的我們,完全有理由叫倭國賠償損失,不給個十億八億兩的金銀,就出兵倭國。”

說到這裡,李文貴便不說話了,看他們的意見。

高拱聽了,皺著眉頭想了一會說道:“師出有名,對國內金銀確實是個補充,也是很需要的。但是,倭國是在海外,無陸地相連,征討不便,且倭國如今是什麼情況,我們也不知,萬一出兵反而損兵折將的話,那就虧大了吧?”

或許是和李文貴接觸久了,大明首輔說事的時候,也從做買賣的角度來說事了。

李文貴聽了,當即微笑回答道:“倭國離我們大明是遠了點,不過既然倭寇能來,沒道理我們就不能去。”

“從我們大明去倭國,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從福建那邊先到琉球,再從琉球登陸倭國。另外一條是走陸路,從朝鮮過對馬島到倭國。”

“另外,朝鮮是我們的屬國,征討倭國,就下道旨意,讓朝鮮派兵,至少派水師協助運輸也成。琉球也是,同樣要他們都出力。”

“至於現在的倭國,應該正是內亂的時候,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王國。他們所謂的天皇,好像就沒有實權。”

“……”

李文貴對於倭國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他只記得,萬曆二十年左右,豐臣秀吉統一了倭國,然後發起了侵略朝鮮,並且試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大明的戰事。

如今只是隆慶三年末,並且還是提前了的隆慶三年。大機率估算的話,這個時候,該是倭國在內亂的時候。

張居正聽完了李文貴的話之後,便嚴肅地開口說道:“倭國的確切情況,可以向倭國派出使者的時候就能查探清楚的。我所憂慮的是,如果朝廷派軍進攻倭國的話,俺答汗怎麼辦?”

一聽這話,每個人都很嚴肅地思考了起來,從他們的臉色看,都顯得很鄭重。

其實,對大明來說,倭寇就算鬧得最兇,也只是禍亂沿海而已。但是,俺答汗可是領兵圍攻過京師的。因此,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倭寇,而是俺答汗。

如果要遠征倭國的話,肯定是抽調國內的精銳軍隊去。但是,一旦精銳的軍隊被抽調,那國內的軍隊實力肯定會被削弱。

雖然說,如今俺答汗已經受封順義王,互市之後,也表現出很順從的意思,但是,誰能保證,俺答汗在看到朝廷軍力空虛之時,會不會翻臉?

這種事情,誰也不能擔保,萬一出事,誰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李文貴知道,這確實是個問題。

他想了一下之後,看到其他人都不說話,便開口說道:“這樣,增加鋼鐵冶煉的產量,甚至可以批次鍛造出胸甲等護具,這對付蒙古這種沒有火器的軍隊來說,應該是非常有用的。已經有蒸汽機的情況下,胸甲鍛造可以走流水線,造價會非常便宜,短時間內大量裝備軍隊也是沒問題的。”

“倭國那邊,是有不少火器的,但是,我之前提的火器,不管是射擊精度,還是射程來說,都會遠超倭國的火器。因此,可以讓朝廷這邊也大力發展軍工,多造火銃火炮。不但可以對付倭國,也能震懾俺答汗那邊。”

“我們兩手準備,一邊先去倭國那邊走流程,一邊裝備軍隊,在開拔之前先來一場閱兵,可以邀請俺答汗來觀禮,震懾下他,並且也可以要求他出兵。”

“如果俺答汗不答應的話,那我們可以先收拾了俺答汗再出兵倭國!”

“在此之前,對草原其他部族的征討,也要進行。最好是能讓俺答汗和草原其他部族結仇,或者說,朝廷進行分化拉攏,這樣有利於後事。”

“不過,從始至終,我都一個態度,對這些蠻夷,感化是沒用的,必須恩威並施,有強大的軍力作為保證才行!”

李文貴說到這裡,懇切地說道:“當然,我對軍事並不擅長,剛才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繁華

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