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狂斂財慕評敗績 勇進軍王猛滅燕(丁),殷紅雪白,沈武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且已生子為人父。父子相見,樂子長跪不起,儁亦不免感傷,撫視孫兒,自是唏噓流涕,當即為孫兒命名為承之,字之為述祖。蕭鎋之子副子,儁於泰山之役失蹤之年,尚未出世,今已十七哉!
兄弟二人論及時事。蕭儁道:“執政謝監之侄玄,今已出鎮廣陵為南兗州刺史,監江北軍事,汝昔日好友小戴,已赴廣陵投軍!其餘北府舊人,如彭城劉牢之輩,皆入其幕府。今秦燕鏖兵,朝廷當出兵收復彭城矣!謝兗州若自廣陵出兵北伐,弟須努力,率父親舊部附從,光復蘭陵桑梓之地!此父親生前之願也,不可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頓一頓,蕭儁又道:“大戴今在何處?”
小戴指戴遁,大戴自是指戴遁之兄戴逯。泰山之役戴逯突圍走脫,遁歸彭城,後受命為彭城太守,不久慕容氏南侵,彭城失陷,逯遂至下邳。桓溫北伐慕容氏燕國,逯率其流民部曲效力,於克復彭城有功。溫初本欲以之為太守,以人言“戴逯北府舊將,若以為徐州首郡彭城太守,日後恐徐州不聽大司馬”云云,遂改以荊州之將為彭城太守,而以戴逯為彼時袁真新攻克之譙郡太守。此情蕭鎋所知,兄長問起,乃張口答道:“大戴在其鄉里譙郡為太守。”
蕭儁道:“中戴——隱士安道,仍在會稽東山否?”
蕭鎋笑道:“仍在。”
中戴者,戴逯弟而戴遁之兄戴逵也,字安道,自幼無仕進心,而精於丹青塑像,遂以為業,亦精談論,隱居不仕,為一代之名士。
四
謝玄出鎮廣陵不久,謝氏姻親琅琊王羲之諸子三年喪期滿,已出仕諸子重歸本職。羲之少子獻之最負盛名,本著作郎,回朝之後,謝安薦之晉帝,遂擢升為侍中。
三年前,王羲之卒於會稽,謝安與王本有舊誼,復為兒女親家,乃告假赴山陰縣弔唁。王謝聯姻,首結於羲之次子凝之,與安長兄奕之女道韞,奕卒時道韞尚幼,為叔父安撫養長成,其婚姻自由安做主,故羲之與安,遂為兒女親家。後安二女,一嫁與之齊名之同僚太原王坦之之子國寶,一嫁羲之侄——丞相王導之孫王珉。陳郡謝氏為南渡僑姓大族中後起高門,門第本不及南渡前便是士族高門之太原、琅琊二王氏,及潁川庾氏,經此三樁聯姻,遂與永嘉南渡之僑姓士族琅琊、太原二王氏,皆成兒女親家。
謝安至山陰,與王羲之諸子一一執手,哭吊於羲之靈前。羲之諸子皆哭,唯可謂安女婿者凝之,只木然而已。安心中嘆息:“道韞歸寧,道王郎遠不及我家之人,直有天壤之別。今凝之如此,是不慧之名非虛!恨不遣郗公門客先探究竟!”
當初道韞及笄長成,羲之為諸子向安提親,道惟其所擇。安久聞羲之第五子徽之,與少子獻之之名,然徽之有疏狂之名,獻之則自幼與舅女有婚約,且二子皆幼於道韞。唯次子凝之年齡相合,且已出仕為尚書郎有年,人道王羲之諸子皆秀,謝安深信不疑,遂許以道韞嫁凝之。
道韞婚後歸謝家省親,謝氏子弟問長姊,“夫婿如何?可比我謝氏何人?”
道韞歷數謝氏父輩與同輩,直道凝之不慧,“我謝氏門中無此人!不意天壤之間有王郎!”
至此謝安見凝之果不愧道韞所言不慧之名,心中直道“恨不遣郗公門客先探究竟”。郗公即郗鑑,王羲之岳父。昔日郗鑑為女郗璇擇婚於琅琊王氏,自其鎮守地京口遣一門客,攜書信問王氏家主王導。導滿口答應,便開子弟所居東閣,任門客一一相看,聽憑其傳語於鑑。導時為司徒,而鑑為司空,王氏子弟聞郗家遣人來擇婿,皆自矜持,修飾形容,於窗前讀書;唯羲之袒腹而臥,飲酒食肉,如不聞郗家擇婿事。門客歸稟郗鑑,道:“王氏子弟皆人中龍鳳,惟一人不同,了不矜持,袒腹東床而臥,飲食如常,如不聞有大事!”郗鑑大喜,道:“正此佳!”遂以其女郗璇嫁王羲之。謝安當日見凝之不慧之狀,心中懊悔,便暗道恨不遣郗公門客先探究竟。
謝安至山陰時,羲之尚在停靈之期,諸子皆答拜於靈堂,與哭吊者對泣,唯不見少子獻之。安暗自詫異,出靈堂外,乃問王家僕傭何以小郎未出。僕傭道:“小郎不勝哀痛,連日不食,以致雞骨支床,已臥病多日矣!”
安嘆息道:“聖人有言,毀不滅性。昔王濬沖服父喪雞骨支床,今竟復見於王子敬!”
謝安回都與人道及,於是建康皆道王獻之為真孝,乃今日王濬衝。王濬衝即竹林七賢之王戎,亦琅琊王氏族人,西晉司徒,於東晉人自為先賢。於是王獻之益發享有美名。
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