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太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章 右侯言 我必遵,宋晉府錄天下興亡,薊城太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伏兵一齊發動,夾擊向冰,向冰大敗,石勒軍搶奪其物資,士氣大振。
張賓進言道:“劉演有數千之眾,三臺險固,不能速攻,如棄之,則其自然潰敗。王彭祖(王俊)、劉越石(劉琨)是大敵,應乘防備空虛之時,秘進罕城,招攬兵士,廣運糧草加以儲備,向西稟告平陽劉聰,已平幷州、薊州二州,可成齊桓公、晉文公大業。況現天下鼎沸,爭戰剛始,大亂不寧。人皆遊離彷恐,無固定之志,難以萬全,難以制天下。現在,得之其地則昌,失之其地則亡。邯鄲、襄國,乃趙之故都,依山傍險,險要之地,可則其一為治,命將四出,授予其職,定拓土之略,反將亡之人,收降納貢,兼併弱小,攻愚者自亦自謀也,如此,兇頑掃除,帝王之業可成。”
石勒說道:“右侯所言甚是。”
於是石勒命梁伊、刁膺二人率軍兩千走清淵、廣平下攻襄國,守軍開城獻降。向冰被殺敗後,石勒和諸將領商議,以攻取三臺作為據點,石勒軍又長驅進攻鄴城,在三臺攻擊北中郎將劉演,劉演的部將臨深、牟穆等人率兵投降石勒,劉演逃至樂陵郡。
石勒看著張賓說到:“右侯屢獻策於我,我不知何以為報!”
張賓說道:“能與將軍建功立業乃賓之幸也。”
於是石勒進據襄國。
張賓又進言說:“現我等駐紮於此,越石、彭祖二人必來攻我,其乘我等城池有失,糧囿不足。前來合兵而伐,今冀州郡中廣平諸縣麥稼已然熟絡,可遣諸將前去收谷,得其糧囿。出使平陽,見劉聰告知其此地乃要衝所在,如此我等必無憂也。”
石勒又同意。於是向劉聰上表,石勒分別命諸將進攻冀州大小郡縣,縣令、太守個個驚恐不安,表降石勒,並主動運糧。劉聰聽聞後任石勒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冀、幽、並、營四州雜夷、征討諸軍事、冀州牧,晉封漢上黨郡公,食邑五萬戶,開府儀同三司、幽州牧、東夷校尉未變。石勒欣喜,並大肆獎賞部下。
王浚得知石勒有立足之地於是遣廣平遊綸,張豺二人率軍一萬攻石勒,石勒以支雄、夔安、梁安三人率軍四千抵禦。兩軍交戰,遊綸和張豺大敗被殺。
王浚得知後又命王昌以及段末波和遼西公(段疾陸眷)率軍兩萬來攻,三人至襄國城下,造登梯和衝錘。石勒命眾將出城挑戰騷擾三人,眾將均被擊敗。
石勒惶恐對眾人說:“今王浚寇軍於我,彼眾我寡,恐此次無法突圍,外無救,內糧絕,縱使今日吳起、孫武二人此時于軍中也不能敵也。我將於汝等共出城擊王浚,汝等意為何?”眾人紛紛議論。
獨張賓一人言:“此時當據守內城,賊寇兵至此百里,必然疲憊,且王浚其人,猜忌有甚,段部鮮卑一但失利,王浚必以其制也。屆時敵寇兵退如潮,我等奮而擊之,必大破之!”石勒頗為讚許。
張賓又說:“段部前來,勞師疲軍,至今據城外險要之地,此時我軍寡弱,他必以為我等畏而不戰,必有懈怠。且段部精銳,皆在段末波之手也,悉在其手。我等出北門夜襲其營,此時賊寇懈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攻段末波營帳,敵寇為之懼,必然自潰,此後王浚其人必然驚恐,不再襲我。”
石勒聽從,於是親自鎮守西門繼續擂鼓挑戰,而命孔萇出北門,夜中掩殺,段部大敗,生擒段末波,段匹磾和遼西公相繼敗散。
孔萇乘勝追擊,王昌和遼西公二人大敗而逃。石勒欲放段末波,求和遼西公,遼西公無奈,只能以馬二百五十匹結盟於石勒,於是石勒命石虎與段疾陸眷結為兄弟,求回段末波。
石虎與段疾陸眷結為兄弟,說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二人各自離去。
王浚得知暴跳如雷,遣責段部,又甚食五石散。命部眾於幽州內強徵糧稼、金銀等物,後又徵代郡,廣寧郡,上谷郡三郡之民,十三歲以上者為從軍役,九丁徵四。
避災於上谷郡的冉良一家得知,也出逃上谷郡,打算南渡,王浚麾下孫緯來到,帶兵劫掠……
楊玄建議石虎:“此時兵進上谷可得人心歸附!”
石虎說:“先生之言,我必聽從!”
王浚得知州郡百姓紛紛反抗,布刺史令道:“我幽州之主也,何人不從?不從者無論老幼一概殺之。”
三郡之民,得知王浚刺史令,皆欲遷居平州,代國,民皆四散奔逃,百室為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