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太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寧州刺史,宋晉府錄天下興亡,薊城太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州刺史部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行政區劃,始建於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當時,益州(治所四川省成都市)的南部地區被劃分為一個新的行政區,即寧州刺史部。首任刺史部的治所在滇池縣(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東北三十二里晉城)。寧州刺史部設立之初,其轄區範圍較廣,包括今雲南省大部分地區,以及部分貴州、四川和重慶地區。然而,寧州刺史部的設立並未持續太久。太康三年(282年),寧州併入益州,改為南夷校尉。直到太安二年(303年),寧州刺史部才得以復置。此次復置後,寧州刺史部的轄區有所擴大,涵蓋了今雲南、貴州、四川、重慶等地。寧州刺史部的歷史沿革反映了中國古代邊疆管理體制的特點。從西漢至南朝時期,西南邊疆地區實行的是一套實行政區管理體制。這套體制透過設定郡縣、任命官員來進行統治。寧州刺史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設立的。在歷史上,寧州刺史部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對所轄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還見證了多次政治變革和民族融合。透過研究寧州刺史部的歷史,我們可以深入瞭解古代西南邊疆地區的政治、文化和民族關係,為今天的新區建設和發展提供歷史借鑑。綜上所述,寧州刺史部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行政區劃,其歷史沿革反映了古代西南邊疆管理體制的特點。從設立到撤銷,再到復置,寧州刺史部見證了多次政治變革和民族融合,為今天的新區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寧州刺史部在設立時包含四個郡,分別是:建寧郡、興古郡、雲南郡和永昌郡。這四個郡下屬若干個縣。以下是一些縣名示例:
1. 建寧郡:包括建安、安寧、建水、石屏等縣。
2. 興古郡:包括晉寧、陸良、羅平、師宗等縣。
3. 雲南郡:包括昆明、尋甸、曲靖、武定等縣。
4. 永昌郡:包括保山、騰衝、龍陵、盈江等
根據歷史資料,以下是歷任寧州刺史(部分任期不詳):
1. 鮮于嬰(271年-274年)
2. 李毅(302年-306年)
3. 李秀(307年-309年)
4. 李釗(309年)
5. 王遜(310年-323年)
6. 王堅(323年-325年)
7. 尹奉(325年-333年)
8. 謝恕(335年-338年)
9. 爨(346年-348年)
10. 毛穆之(357年-362年)
11. 周仲孫(363年-371年)
12. 費統(375年-390年)
13. 桓安民(392年)
14. 毛璠(397年-404年)
15. 毛瑗(405年)
16. 朱客子(411年-414年)
17. 劉宋寧州刺史應襲(422年-427年)
18. 周籍之(428年-430年)
19. 徐循(438年-439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