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死的風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未雨綢繆,新的任命,兵臨城下之大漢再起!,凍死的風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賈充在龐會四人詳盡地彙報戰況之時,眉頭緊鎖。他結合之前鍾會密信中的種種描述,逐漸在腦海中拼湊出了事件的完整拼圖。鄧艾那出其不意的奇襲,確實如神來之筆,令人歎為觀止。尤其是考慮到蜀漢在成都保衛戰前夕所展現出的種種頹勢,滅亡蜀漢似乎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成都城內卻風雲驟變,局勢急轉直下。賈充心中暗自推測,那劉禪雖有投降之意,卻又猶豫不決,生怕揹負上千古罵名。於是,在敵軍壓境、兵臨城下的緊要關頭,他匆忙將皇位禪讓給了太子,企圖以此推卸責任,保全自己的名聲。然而,太子卻展現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和臨危不亂的勇氣,成功地遏制了魏軍的凌厲攻勢,穩住了搖搖欲墜的蜀漢江山。

正當此時,鍾會接到了鄧艾即將攻陷成都的捷報。他心急如焚,彷彿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為了搶奪這份功勞,他全然不顧一切,全速進軍。然而,命運卻在此刻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不慎落入了姜維精心佈置的陷阱之中,導致大軍慘敗,士氣低落到了極點。而鍾會的潰敗,又給了姜維可乘之機。他迅速回援成都,將鄧艾大軍團團圍住,形成了圍殲之勢。

據龐會所述,鄧艾在得知這一慘痛戰事後,滿心愧疚,痛不欲生。他深知自己輕敵冒進,導致瞭如今的敗局。在無盡的悔恨和自責中,他選擇了自我了斷,以謝天下。而其子鄧忠,為了保全剩餘將士的性命,無奈之下向蜀軍投降,結束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司馬昭在聽取了四人的詳細彙報後,心中已然有了計較。他深知,戰敗的原因複雜多變,鄧艾與鍾會雖有失誤之處,但罪不至死。然而,為了維護朝廷的威嚴和自身的權威,必須有人為此承擔責任,以免自己被冠以領導無能的罵名。如今鄧艾已死,鍾會又需留守漢中以防不測,司馬昭便順水推舟,將責任歸咎於已故的鄧艾,並決定對其家人從寬處理,以示自己的寬容和大度。

“爾等先行退下,我已大致明瞭情況。”司馬昭對四人說道,“需與司空大人商議後再做定奪。”

“遵命!晉王,我等告退!”龐會等人躬身行禮,恭敬地退出了晉王府。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漸行漸遠,彷彿帶走了所有的憂愁和煩惱。

待四人離去後,司馬昭轉向賈充,眼中閃過一絲詢問的神色:“司空大人,鄧艾家屬可以釋放。但這四人,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

賈充沉思片刻,眉頭微皺,彷彿在權衡著各種利弊得失。終於,他緩緩開口說道:“如今我軍新敗,士氣低落。而漢中有鍾會鎮守,暫無大礙。但吳軍蠢蠢欲動,恐對我州郡不利。臣建議,可將四人調至東吳前線,以抵禦吳軍之威。這樣既能讓他們戴罪立功,又能增強我軍的防禦力量。”

“此計甚妙!”司馬昭聞言,不禁點頭稱讚。

次日早朝,司馬昭向魏帝曹奐稟明瞭伐蜀失敗的原委以及他對相關人員的處置意見。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彷彿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威嚴和力量:“經過臣等多方查證,此次伐蜀失利,主要在於鄧艾輕敵冒進,而鍾會因急於救援而誤入敵陣。然鄧艾已自裁謝罪,其家人便不再追究。至於龐會等人,雖有過失,但亦有功績,可功過相抵,予以調任。”言罷,他遞上了早已準備好的調任名單,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曹奐不過是個傀儡皇帝,自然唯司馬昭之命是從。他接過調任名單,命內侍宣讀詔書。那詔書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著,帶著幾分莊重與敬畏:“詔封:平寇將軍龐會為中尉將軍,調任樊城;牙門將軍牽弘為振威將軍,鎮守揚州;鷹揚將軍楊欣為振武將軍,移駐襄陽;平狄將軍王頎為揚威將軍,前往合肥。望諸將盡心竭力,為魏國再立新功!”

“陛下萬歲;晉王千歲。”群臣行禮完畢,聲音整齊劃一,彷彿在向天地宣告著他們的忠誠和決心。然而,在這莊重的背後,卻隱藏著無數的無奈和苦澀。

龐會四人雖心中略有不甘,面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他們深知,此番戰敗並非鄧艾一人之過,鍾會的決策失誤更是難辭其咎。然而,面對晉王的權威和威嚴,任何抗爭都顯得蒼白無力。他們只能默默接受現狀,將希望寄託在未來立下功勳之時,再去設法提攜鄧艾的後人,以彌補心中的愧疚和遺憾。

此刻的他們四人,如同戴罪之身,雖自保有餘,但想要救助他人卻是難上加難。心中的無奈與苦悶如同沉重的枷鎖,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與此同時,吳軍尚未發起進攻,但魏軍卻已未雨綢繆,開始積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逆襲:腹黑少將高調寵

末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