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突圍,突圍,為生存而戰
凍死的風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章 突圍,突圍,為生存而戰,兵臨城下之大漢再起!,凍死的風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突圍方案的最終塵埃落定,將領們紛紛奔赴各自營地。他們開始有條不紊地指揮士兵,進行最後的戰前動員,;同時,物資籌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糧草、兵器、鎧甲,每一樣都關乎著戰士們的生死存亡。將領們深知,時間如同沙漏中的細沙,正在一點一滴地流逝,突圍行動若稍有遲疑,成功的天平便會無情地傾斜,勝利的曙光也將被黑暗逐漸吞噬。
鍾會在吩咐完一切後,並未急於起身,而是緩緩坐回那張承載著他無數思緒與決策的帥椅。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揉搓著太陽穴,臉色略顯蒼白,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這幾日的連續籌劃與決策,如同巨石般壓在他的心頭,讓他的精神與體力都達到了崩潰的邊緣。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但也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與迷茫。
衛瓘見狀,適時地湊近,低聲細語道:“將軍,您已將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但看您眉頭緊鎖,心中似乎仍有千斤重擔。莫非是在為晉王的責罰而憂慮?”鍾會聞言,輕輕嘆了口氣,目光中流露出一抹深深的無奈與憂慮:“正是如此啊。此戰若成,我軍雖能突圍,但恐難逃十損七八之厄運。十萬雄師,最終或僅存三萬,晉王那裡,我又如何能輕易交差?方才對胡烈許下的承諾,實則是權宜之計,我心中亦是忐忑不安,不知將承受何等嚴厲的責罰。”
衛瓘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似乎早有籌謀。他小心翼翼地提議道:“將軍,何不將責任歸咎於鄧艾將軍?畢竟,是他先行違抗軍令,急功近利,才導致我軍陷入今日之絕境。若非他之冒進,我軍或可穩紮穩打,雖未必能速勝,但也不至於敗得如此慘烈。”
鍾會一聽,頓時怒容滿面,拍案而起,聲音震得屋樑上的灰塵都簌簌落下:“此言差矣!我等皆是為國家滅蜀大業而戰,豈能將戰敗之責輕易推諉於他人?鄧艾將軍雖有過失,但其忠心耿耿,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吾等豈能昧著良心,將責任全部推給他?”
衛瓘見狀,連忙解釋道:“將軍息怒,非是屬下有意詆譭鄧將軍,實則事有輕重緩急。鄧將軍違令在先,此乃不爭之實。我軍原本可穩紮穩打,逐步推進,雖未必能迅速取勝,但也不至於陷入如此絕境。正因鄧艾之冒進,方使我軍陷入困境。再者,歷史上亦不乏先例,如蜀漢諸葛亮,亦曾駁回魏延子午谷奇謀,以防冒險行事。我等此舉,實則是為了魏國朝堂之穩定,為了大局著想啊。”言罷,衛瓘一臉憂色,似乎全是為了國家社稷而憂心忡忡。
鍾會聽後,沉默良久,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五味雜陳。他深知衛瓘所言不無道理。他長嘆一聲,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感慨:“唉,吾雖心知此計或可解眼前之困,但終是不忍為之啊!鄧艾將軍與我並肩作戰多年,情同手足,我又如何能忍心將責任全部推給他呢?”言罷,他的目光變得複雜而深邃。
衛瓘見狀,心中已有計較,不再多言。他深知自己雖不通兵法,但在官場上的權謀之術卻是爐火純青。今日之言,已觸動了鍾會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只需靜待時機成熟,便可水到渠成。
涪城的東門在晨曦的微光中緩緩開啟,彷彿一扇沉重的歷史之門被輕輕推開。胡烈率領著兩萬魏軍,如同潮水般洶湧而出,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未知的忐忑與對歸途的渴望。他們知道,這一步踏出,或許就是生與死的抉擇。胡烈騎在馬上,目光銳利如鷹隼,掃視著四周,心中暗自思量:蜀軍難道真的毫無防備,任由我等輕鬆撤離嗎?
正當他心中存疑之際,突然間,一聲震耳欲聾的吶喊劃破天際,如同驚雷般炸響:“魏軍休走!”伴隨著這聲怒吼,一員蜀將猶如猛虎下山般衝來,身披重甲,手持長槍,率領著大批蜀軍如狂風驟雨般向胡烈率領的魏軍席捲而來。那蜀將身形矯健,槍法凌厲,所到之處,魏軍紛紛落馬。
胡烈心中一凜,但隨即穩住心神,大喝一聲:“將士們,這是我們回家的路!拼死一戰,返回魏國!”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如同戰鼓般敲擊在每一位戰士的心頭。魏軍將士們被胡烈的豪情壯志所激勵,每個人都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氣與力量,他們迅速衝殺向前,與蜀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刀光劍影中,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鮮血如同泉水般噴湧而出,染紅了戰袍,染紅了大地。吶喊聲、廝殺聲交織在一起,震天動地,彷彿要將整個天地都撕裂開來。
與此同時,大批的蜀軍聞訊趕來,如同潮水般湧向戰場。他們將這批魏軍團團包圍,企圖一舉殲滅。胡烈見狀,心中雖有焦慮,但更多的是對戰士們的敬佩與自豪。他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