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9章,作文介紹,永恆之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護劉備家小,安全撤離。

四、守衛徐州

公元196年,劉備佔領徐州,張飛被任命為徐州刺史,負責守衛這一戰略要地。張飛在徐州期間,以嚴明的軍紀和勇猛的作戰風格,贏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尊敬。然而,由於張飛的脾氣暴躁,對部下過於嚴厲,導致徐州最終被呂布奪走。

五、長坂坡之戰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劉備率軍撤退。在長坂坡,張飛僅率二十騎兵,立於當陽橋頭,大聲吼叫,嚇得曹操大軍不敢近前,為劉備撤退爭取了時間。這一壯舉,使張飛名聲大噪。

六、益州之戰

公元214年,劉備攻佔益州,張飛在戰鬥中表現出色,被封為巴西太守。在益州期間,張飛率軍多次擊敗曹操的進攻,鞏固了劉備在益州的統治。

七、義釋嚴顏

在攻佔江州(今重慶市)時,張飛俘虜了曹軍的將領嚴顏。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佩其勇氣,最終釋放了嚴顏,並引為賓客。這一行為體現了張飛的仁義。

八、英勇就義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鎮守閬中。然而,張飛性格暴躁,酒後經常鞭打部下,最終在公元222年被部下範疆、張達刺殺。

九、張飛的形象

張飛的形象在中國歷史上極為鮮明,以下是其主要特點:

1. 勇猛:張飛以勇猛著稱,被譽為“萬人敵”。在戰場上,他勇冠三軍,所向披靡。

2. 直率:張飛性格直率,不拘小節,喜怒形於色,這一點在歷史上有所爭議,有人認為這是真性情,也有人認為這是其致命弱點。

3. 忠義:張飛對劉備忠心耿耿,始終如一。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張飛始終不離不棄。

4. 仁義:雖然張飛性格暴躁,但他也有仁義的一面,如義釋嚴顏一事,展現了他的仁義之心。

十、張飛的影響

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文化傳承:張飛的形象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廣泛傳播,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

2. 影視作品:張飛的形象多次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如《三國演義》、《赤壁》等,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張飛的認識。

3. 民間信仰:張飛在民間信仰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許多地方建有張飛廟,供奉張飛。

4. 精神象徵:張飛的勇猛、直率、忠義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代表,激勵著無數人為國家、民族奮鬥。

總之,張飛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武將,其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他的故事傳頌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正義和忠誠而努力。

……

皇叔劉備,字玄德,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出身寒微,卻能廣交天下豪傑,以仁義聞名於世。從織蓆販履的平民,到一統蜀漢的帝王,劉備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以下是對劉備生平事蹟的詳細敘述。

一、早年經歷

劉備,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漢景帝劉啟的後代。由於家境貧寒,劉備年輕時以織蓆販履為生。但他胸懷大志,渴望在亂世中建立一番功業。劉備性格寬厚,待人誠懇,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趁勢起兵,與關羽、張飛結為兄弟,共同鎮壓起義。起義平定後,劉備因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不久,因朝廷裁撤縣尉,劉備失去了官職。在此期間,他投奔了公孫瓚,被任命為平原縣縣令。

二、輾轉漂泊

公元191年,劉備投奔徐州牧陶謙。陶謙病逝後,劉備接管徐州。然而,不久後,曹操攻佔徐州,劉備無奈投奔曹操。在曹操麾下,劉備曾參與征討呂布,立下戰功。但劉備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敢久留,於是借討伐袁術之機,脫離曹操。

此後,劉備先後投奔袁紹、劉表,但仍未能找到一塊立足之地。在這個過程中,劉備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和軍事才能,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三、三顧茅廬

公元207年,劉備在荊州牧劉表的支援下,駐紮在新野。此時,他意識到自己急需一位輔佐自己的人才。經徐庶推薦,劉備得知隆中有一位臥龍先生,名叫諸葛亮。於是,劉備三次親自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懇所感動,答應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怒刷千億,主播都來抱大腿

南詔笙

被邪祟覬覦的我靠玄學求生

四火夕山

都市覺醒,木遁須佐驚諸天

青衣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