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青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隨何出使,狗在楚營,醉青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然會有好處;
如果我的話不中聽,大王可以把我們二十人公開處斬,以此來和漢國劃清界限,向楚國表忠心。”
要知道,隨何在劉邦集團只是一個普通謁者的身份,或者說只是劉邦身邊的一個傳令兵,在機緣巧合之下,斗膽接下來這樣一項天大的任務,已經相當於給自己背水列陣了,從此有進無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所以說隨何特別大膽,當然,作為他的同僚,也是倒黴,一下子就被他賣了。
不過話說回來,隨何心裡應該是有幾分把握的。
因為自己雖然被晾了三天,說明黥布不敢開罪楚國。
但假如黥布的親楚之心真有那麼堅定的話,首先在九江國境就會拒絕接納漢使,更不可能在國都把這二十人規模的使節團接待下來。
所以這三天來,黥布一定也不好過,天天都在天人交戰,舉棋不定,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於是,隨何的策略果然奏效,為自己贏得了一個面談的機會。
隨何終於見到黥布後,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故作玄虛。
隨何問道:“漢王派我來九江國出使,恭恭敬敬地向大王遞交國書,我私下卻感到費解,大王為什麼和楚國走得那麼近呢?”
黥布答道:“難道不應該嗎?我以臣子之禮侍奉楚國。”
隨何等的就是這句話,隨即展開分析,指出當初項羽出兵齊國的時候,黥布託病不去,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臣子;
更不要說彭城求援,他竟然一兵不發,項羽不恨死他才怪。
緊接著,隨何又給他分析現在楚國只不過是外強中乾,而漢國則比楚國只強不弱這個事實。
最後又給他畫大餅,說劉邦得勝之後,絕對會給他裂土封王,以禮相待。
隨何這一番分析,果然說得黥布心思活絡。
雖然是半真半假,但至少前半部分相當實事求是——黥布已經先後兩度辜負了項羽,裂痕無法彌合,一定會被項羽猜忌,與其費心費力去維繫這種微妙的關係,不如索性翻臉算了。
就這樣,雙方秘密約定:九江國叛楚歸漢。
這是一樁極度機密的事情,千萬不能洩露出去。
黥布之所以要保密,其實就是首鼠兩端,留了後手,將來一旦見勢不妙,還不難和項羽恢復關係。
但隨何怎麼可能如他的意?
國際關係看起來高高在上,本質上其實和三角戀愛一樣,隨何作為撬牆角的第三者,明顯就是小三,為了上位,當然是找到原配逼宮啦。
楚漢相爭,雙方都在用人之際,項羽的使者也在九江國,正在敦促黥布趕緊發兵援楚。
於是隨何大喇喇闖進了楚國使者的住處,徑直坐到上首位置,出語驚人:“九江王已經歸附我們漢王了,你們楚國憑什麼讓他出兵呢?”
在隨何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黥布就在現場,當即就愣住了。
楚國使者自然憤然離席,場面一時間極度尷尬。
但隨何一點都不尷尬,叮囑黥布說:“事已至此,您趕緊把楚國使者殺了,可不能讓人家回去報信,至於您自己呢,就趕緊投奔漢王吧。”
隨何三言兩語之間,就把黥布的退路斷了。
此時的黥布,就算恨不得把隨何剝皮抽筋,也只能一切依著隨何,先殺楚國使者,又對楚國用兵。
話說項羽也是手下無人可用,派出的人沒有一個能打的,拉攏韓信,被拒絕了。
現在派人出使黥布,最後又被幹掉。
最終結果就是所有的人都倒向了劉邦,項羽直接被天下所有諸侯圍毆了。
但隨何知道,策反黥布這事,雖然有運氣成分,但畢竟黥布和項羽不是一條心這事,早就有跡可循。
而這次出使項羽,想完成劉邦的任務,那就真的純靠運氣了。
以項羽過往的性格,勸諫一下都要被烹掉,這次自己怕是有去無回了。
想到這,隨何都有點後悔自己當初毛遂自薦出使黥布了,起碼老老實實當一傳令兵還能苟活下來。
而此時趴在床榻之上的常威,心中正想著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口不能言實在是太麻煩了。
忽然,它腦中靈光一閃,心中喜道:【有辦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