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青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註定的結局,狗在楚營,醉青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劉邦這邊帶著人馬就浩浩湯湯地往雲夢澤而去。
同時,傳檄天下,說他要巡視雲夢澤,要在陳城會見各路諸侯。
陳城此時還由項羽所封的縣令利幾把控,對劉邦來說也不是主場,諸侯王泰然處之,全部準備帶著兵馬趕來會盟,巡狩山野。
韓信一聽自己的老大要來自己的地盤巡視,這就像後世上級領導下去檢查一樣,被檢查的人早早就在門口列隊迎接了。
韓信也早早帶著人在劉邦的必經之路等待。
千呼萬盼,終於等到劉邦大部隊經過,韓信第一時間便帶著隨從過去拜謁了。
他萬萬沒想到劉邦竟然不講武德,他們一進營中便被劉邦派人給捉了起來。
“陛下,我到底犯了什麼事?為什麼把我給捉起來了?”韓信大喊道。
劉邦看到韓信被捉,心中的大石也終於放了下來,淡淡地說道:“你別說話!你謀反的姿態已經很明顯了!你還是跟我回去走一趟吧。”
說罷,他便命人將韓信帶到後面的馬車上看押起來。
韓信大罵道:“果然像人們說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當然也就該被烹殺了!”
聽到這話,劉邦也不理會他,等回到洛陽後,他就赦免了韓信的罪狀,削去王位,將韓信改封為徹侯,號為淮陰侯,封地在韓信故鄉淮陰縣。
要說韓信被擒,那也是註定的結局。
只能怪他自己記吃不記打,這也不是他第一次著了劉邦的道。
第一次在成皋之戰之後,項羽擊敗彭越後,立即引兵重新圍困成皋。劉邦被打的大敗,只有與夏侯嬰逃出成皋。
這時,韓信已經攻下趙國之地,擁有了一定實力,而且就駐紮在距離劉邦不遠的修武。
劉邦對韓信不救援自己極為惱怒,於是他趁韓信還沒有起床,就突然出現在了韓信的軍營,並直接奪了韓信的印符,就這樣輕易地奪走了韓信的兵權。
之後則令韓信返回趙地重新招募士兵,再由韓信引兵向東攻打齊國。
第二次在垓下之戰之後,漢軍勝利,劉邦迅速回師,直接把大軍開進韓信的軍營,又一次奪了韓信的兵權,把韓信改封為楚王。
說到底就是韓信對劉邦太忠心了,覺得劉邦不會對他不利。
之前劉邦剝奪了他的齊王封號,改封他為楚王。將他統治的範圍移到了淮北地區,以下邳為都城。
與齊國相比,楚處於邊緣國家,為了說服韓信去就任,劉邦也編造了一個藉口,他說如今義帝無後,而你對楚地的風俗比較熟悉,天下也沒有人比你當楚王更合適的了。
劉邦的這個藉口可是牽強得很,沒有任何一條足以說明韓信你必須前往。
然而若是從深層考慮,楚國的地盤確實比齊國大,又是韓信的家鄉。讓韓信去當楚王,那也等於讓他是衣錦還鄉了。
同樣是王,齊王和楚王又有何分別呢?這其中當然是有分別的。
首先,從位置上說,齊正處於中原的核心地區,而它的經濟實力也要比周圍的國家要強很多。
楚地雖然廣闊,然而位置太靠邊緣,經濟力量更是薄弱,其他條件也很落後。
其次,楚畢竟是項羽的故鄉,民風彪悍,不是像齊國那樣容易控制的。
這就像由一線城市的一把手,調你去當五線城市的一把手一樣,明顯就是降職了。
韓信不可能看不出來,就算他看不出來,他身邊的謀士也能看得出來。
然而,出乎劉邦意料的是,韓信竟然一聲不吭,帶上人馬就到楚地赴任去了。
而韓信之所以能夠接受劉邦的這樣的條件,那首先是由於他自己個人的夢想已經達成。
韓信早期生活落魄,他一生所追求的只不過就是封王而已,既然是封王,那齊王和楚王沒什麼不同。
再者,他心中對劉邦是感恩的,不然早在武涉和蒯通勸說他的時候,他也不會毅然拒絕了他們三分天下的要求。
而且由於太忠心,所以他任由劉邦在自己身邊安插親信。
連劉邦甚至安排張耳監視自己,分自己的權,他也坦然接受。
由於他身邊都是劉邦的嫡系,有這些人在,他很容易就被架空。
即便是被封王,如果權力沒有親信的拱衛,權力就滲透不下去,就是一個傀儡。
所以劉邦才敢大搖大擺地進入韓信軍營奪其兵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