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員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出發,鋒戈之風起雲湧,蔡員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示後,才輕咳了一聲道:“既然兩位老爺發問,雲山也就僭越了。某以為,統領所言甚是有理,俚賊本就是烏合之眾,合則聲勢浩大,分則不足為慮,能組織全島俚賊起事之人不可能不知道這點,若是沒有這番見識是不可能有這個本事召集如此之眾的。所以,當務之急,趁著俚人劍指丫縣之際,我等亦是兵發丫縣與俚賊決戰最為正確,只不過,這番南下,最好先派出三百披甲之士深入中部山脈,作出抄其後路的姿態,逼迫俚賊不敢分兵太多,留駐部分人馬在天掌山。再派出六百人馬聲勢浩大的途徑整個東部縣城,造出聲勢來。其餘主力人馬則走海路。”
“海路?”
面對眾人的疑惑,徐雲山解釋道:“走海路有三點可行。第一,快!若是陸路行走,哪怕不攜帶糧草輜重,日夜兼程,這崖北到丫縣整整近七百里地也至少需走上三天兩夜,屆時人困馬乏,對方以逸待勞,我等人數本就不足,若是遇上這樣的情況,又如何能打?而走海路則只需半日光景,將士們只需在海上做好修整,一旦船隻靠岸,即可以最好的狀態投入戰鬥。第二,走海路可沿途散步資訊,令各縣提前做好準備,不至於萬一俚人選擇分散兵力之際而無法應對。第三,走海路大機率可隱藏我軍主力形跡,屆時可打對方個出其不意,扭轉戰局。所以,我建議,走海路!”
眾人又紛紛陷入了沉思,最終越想越覺得徐雲山的想法確實靠譜,且也顧忌到了方方面面,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區區兩千兵馬可以打得贏號稱二十萬眾的俚人嗎?
對於這個顧慮,麥永瑞只是輕輕一笑道:“若是正規軍,莫說二十萬,只肖對方有八千兵馬,咱們都毫無勝算。可烏合之眾就不一樣,毫不吹牛的說,我麾下兒郎可以一當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時監察使楊從文還是頗為擔憂道:“縱是以一當十,那也就當的兩萬人啊,對方號稱二十萬眾,那可得以一當百才行啊!”
不等麥永瑞回答,駐軍司馬陳如海就插嘴道:“楊令官不知兵,若是我郡兵對上俚賊真有以一當十之能,定能一戰潰之,只要俚賊潰敗,那就不是二十萬兵馬了,那就是二十萬頭任人宰割的豬。”
楊從文尤自不通道:“陳司馬,當真如此?這郡兵打俚賊當真能一戰潰之?”
麥永瑞當即接回話茬道:“能不能的,總要打了才知道,哪個帶兵的敢說自己帶兵天下無敵的,兩軍短兵相接之前,誰都說不好誰能笑到最後,難不成算來算去,就因對方人多就不打了?”
楊從文還待反駁,周柏山隨即擺了擺手道:“監察使,此乃兵事,自當有麥統領決斷,況且,本府亦認為,為今之計,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姑且一試也無不可!”
得到了周柏山的肯定,麥永瑞隨即一拳砸在沙盤上道:“既如此,一應糧草輜重這邊還勞煩明府操心了,我這就回營區去準備,如今天也快亮了,正好現在就可以動起來,預計快的話明日夜間就可以出發!”
不但周柏山,在場之人除了徐雲山之外皆是暗驚,這麥永瑞聚兵的速度未免也太快了一些,雖說如今天色已微微發白,他要從崖北周邊營區抽調人手,還要完成佈防方案,一天的時間是無論如何都不夠的,大部分事宜還需等明日天亮後才能落實,落實後一來一回的時間,午時之前怕是聚兵都難,更別說還有著許多雜事需要處理協調。
畢竟朝廷調兵手續十分繁瑣,不是他麥永瑞張張嘴就可以把事情辦了的了,只是如今事態緊急,也沒人去計較這些旁枝細節,他說明日夜間出發就今夜出發,管他的。
於是,麥永瑞告辭離去後,周柏山當即吩咐下去,全力配合麥永瑞出兵,自己則是坐鎮郡衙大堂協調四方。
而徐雲山也並未閒著,當即向周柏山說道:“明府,在下在崖北也薄有家資,且本身就有運船,願助朝廷籌集調配物資,同時家中家丁僕人尚有一絲血勇,如若需要,願隨時編入軍中隨行殺敵,解珠崖之危,還望明府准許!”
周柏山略微沉吟一番後道:“徐先生,本府雖不知你究竟是什麼來歷,本府也不向探究,只是這兵戈之事可不是咱們剛才沙盤推演那般,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這其中的危險你當能想象得到才是,再說了,你那些家丁僕人未曾上過戰場,貿然而去,白白送了性命不說,怕是還要拖統領的後腿,實為不智也!”
徐雲山連忙躬身抱拳道:“明府放心,雲山此去,皆在於協助統領調配物資,定不干擾行軍作戰,雲山的意思就是若是統領剛好有這個需求,雲山等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