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麥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收土豆,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拾麥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百多斤,

要知道在現代,土豆的畝產最多的已經高達萬斤,這其中的差距實在是太過巨大。

若是能廢物利用一下,把沒用的土豆渣發酵成肥料,再用來提高土豆或者其他農作物的產量,那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她得好好研究一下。

製作澱粉的間隙,孟昭還讓人去縣裡買了十匹麻布回來,用來做澱粉袋子。

“玉梅嫂子,咱們村有沒有日子過的不太好但會做衣服的婆子,可以讓她來縫袋子。”

畢竟做澱粉也是個體力活,年齡大力氣小的都幹不了,但縫袋子這種事,要求卻不高。

李玉梅沉思片刻,說出了一個人選,“就找李婆子吧,她年輕的時候繡花手藝可好了,這會年齡大了眼神不好,繡花是做不了了,可縫個面袋子,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李婆子相公兒子兒媳都死了,就帶著一小孫女,平日裡日子過得悽苦,這活交給她,也好讓她賺個零花。”

孟昭點了點頭,讓李玉梅去安排這事。

等她教完工人們如何確定土豆渣還需不需要過水,便看見李玉梅帶著李婆子過來了,旁邊跟著的,竟然就是當初賣給她青梅的沈芸。

沈芸看見孟昭在,趕忙湊了上去,“孟昭姐姐,你怎麼也在這。”

“我也在這作坊裡,你是來幫你奶奶的?”

小姑娘點點頭,“嗯嗯,平日裡在家,都是我幫奶奶穿針的。”

第一次見面,她以為這姑娘才十歲,後來才知道她竟然已經十二歲了。

沈芸從小沒爹沒孃,跟著奶奶一起長大,過的都是苦日子,吃不飽穿不暖,個子自然長不高。

一個袋子要裝50斤澱粉,孟昭要求高,針腳必須得密實,還得是來去縫,不然容易漏粉。

所以做起來會慢一些,定的價格是一個口袋一文錢,祖孫倆一天大約能賺個二三十文。

等這批袋子都做完,怎麼也能賺個200文左右,儉省點用,夠她們祖孫倆吃上一兩個月了。

等里正回來時,把今日的賬本拿給孟昭看。

土豆的收購價格是十文錢七斤,沈家村收了300斤,下河村收了1200斤,外加買的十匹麻布,一共支出了不到四兩銀子,這些都是現結的。

之所以把賬目記錄的這麼詳細,除了方便後續的算賬外,也是為了另一件大的支出,那就是交稅。

畢竟她們這是正式建了作坊,不是之前隨便擺個攤交個攤位費就成,得按照規定定時繳納商稅。

關於交稅的事孟昭什麼都不清楚,全靠里正從旁解釋。

“太祖爺終結亂世不過二十多年,當今陛下年幼時也是隨著太祖爺四處征戰,見識過民間疾苦的,起初在稅收上,還相對寬限。”

“不過這幾年,聽說北邊不太平,朝廷一直在訓練新兵,徵集糧草,這稅收,慢慢就又上去了。”

“尤其是這商稅,已經漲了好幾回了,現如今大概是十五稅一。”

春風樓的那張契約一共是675兩,自己的二成利是135兩,需要交8兩左右的稅。

這個比例在孟昭心裡,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