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麥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新作坊招工,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拾麥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睡了一覺,果然好多了,雖然鼻子還是有點不透氣,但至少頭沒那麼疼了,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孟昭問道:“沒事,我好多了,這會什麼時辰了。”

“這會已經戌時了,剛才晚飯的時候,孟叔過來找你,聽說你生病了,擔心極了,守了你好一會才走。”

孟昭皺了皺眉,原本想瞞著爹的,不想讓他擔心,結果還是沒瞞住,於是她讓沈芸去給孟大山說一聲她已經醒了,免得他擔心。

孟大山聽了信,立馬趕了過來。他原本想數落孟昭幾句,可看到孟昭臉色還有些發白,一副沒什麼精神的樣子,便又不捨得說了,只讓她好好休息,還叮囑沈芸有什麼事情趕緊去喊他。

也許孟昭長期鍛鍊確實有效果,這病來得快,去得也快,等喝了藥,又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除了嗓子有點幹之外,就沒別的感覺了。

出門的時候,孟昭聽話的又多穿了一層衣裳,這才被孟大山放走,去了新作坊。

如果古代有熱搜,那麼大寨村新建的兩個大院子無疑是佔據了最近的熱搜榜榜首,各村都在議論這院子蓋起來是幹嘛用的,甚至有傳言說,這是京城的一個大官買來養老用的。

直到看到了招工告示,眾人才明白過來,原來是新建的作坊跟豬場。

村民往常找活計,要麼去地主家裡,要麼去縣裡,這弘農縣的作坊少的可憐,更別說還建在村子裡了,一時間,聽著信的人呼啦呼啦都來了。

可啥事都得按照要求來,孟昭招工的要求還真不少。

就說這豬場,就是隻招男人,不招女人,倒不是女子幹不了這個活,而是豬場目前實施的是半封閉化管理,進了豬場,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基本半個多月都不能回家了。

且豬場需要的人少,若是招了兩三個女子,跟其他男子住在一起,孟昭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

所以倒不如豬場只招男子,孟大山按照孟昭的要求挑挑揀揀,挑出了六個年輕小夥子,再加兩個年紀稍大,但有養豬經驗的男子進豬場。

孟昭則跟玉梅嫂子負責作坊的招工,這作坊招人則是以女子為主,所以此時作坊前頭圍著的也大多都是女子。

“孟,孟娘子,你這作坊一天的工錢真能拿到三十文?”一個女子指著作坊門口的告示,激動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果然無論古今,找工作的時候,最關心的就是工錢了,孟昭不會在工錢上模糊其詞,而是明確說道:“工錢每月一發,只要配合管事完成好每日的活計,每日三十文是最低工錢,等幹到第二個月,完全上手了,工錢還會慢慢上漲的。”

聽到這話,眾人都驚呆了,最低三十文還不夠,竟然還能往上漲!她們何時聽過這樣的好事?

可也有人多了層顧慮,畢竟好話誰不會說。

前些日子縣裡的一個地主,家裡要翻蓋房子,說是每天給三十文工錢,還包吃住,大傢伙聽了,烏央烏央的往他家趕,有的人甚至是花了錢走後門進去的。

結果呢,包住是為了多幹活,整天天不亮就起來幹活,天黑了才讓睡覺,睡得還是大通鋪,一間房裡擠了二十多個人。

說好的管飯,卻沒從見過乾飯,稀飯裡米少的可憐,都能映出人影來,菜裡沒有一點油水,連點鹽都不捨得放,弄得他們幹活都沒力氣。

結果等活幹完了,要工錢的時候,卻說他們偷懶,不好好幹活,幹了有半個月,一人就給了幾十文就趕出來了。

於是有膽子大的就直接問了出來,“我們又不認識你,要是幹了一個月,你不給我們發工錢咋辦。”

孟昭聽了,不慌不忙地說:“大家都是周邊村子的,想來我這作坊剛開始蓋的時候,你們就有聽說過這事,之前我蓋作坊的時候,從各村招了不少人,你們大可以去打聽打聽,看看我有沒有剋扣過工錢。”

孟昭這話剛說完,旁邊兩個婦人就趕忙揮手,“孟娘子,孟娘子,我們倆放心你,你招我們吧,我們保證給你好好幹。”

孟昭一看她們二人就認出來了,她們倆就是大寨村的人,當初蓋房子的時候就是她倆來工地上做的飯,手腳麻利,做事也盡心,當時招她們的時候,就打聽了她們倆的底細,這會也不用多問了,孟昭直接說道:

“好,但凡是大寨村、水澤村,華龍村的,如果不在作坊住,月底的工錢會多發100文,你們二人,去找沈芸登記,明日就可以開始做工了。”

之所以只有這三個村子,也是因為孟昭實地試驗過,這三個村子步行到作坊的距離,不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深情錯付:盛家夫人從不吃回頭草

使用者18190483

離譜!繫結非人老公,我虐哭遊戲

許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