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精油
拾麥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7章 精油,從擺攤賣盒飯開始暴富,拾麥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雖說沒有現代的那些高科技產品,可用來清潔的東西還真不少,時下最火熱的就是香胰子跟澡豆。
二者之間區別不大,都是先去掉豬胰臟上的血汙跟脂肪經絡,然後打成糊糊,加入豆粉、香料捏成球,就成了最常見的澡豆。
而香胰子則是在製作的過程中加入白糖,利用草木灰代替豆粉壓成塊狀,就成了香胰子。
不管是香胰子還是澡豆,都不是單一的清潔用品,而是洗臉、洗頭、洗澡、洗衣服通用。
但別看它們成分簡單,售價卻不便宜,一塊香胰子,便宜些的要十幾二十文,貴的甚至上百文都有可能。
澡豆價格相對便宜些,但一小盒也得花上十幾文才成。
許多肚子都填不飽的農戶,自然是買不起的,於是只能從身邊有的東西入手。
最常見的便是草木灰,手上要是有什麼髒東西,直接從灶臺裡掏一把草木灰,搓吧搓吧也能洗乾淨。
原因是因為草木灰裡含有碳酸鉀,屬於鹼性物質,有很好的去油汙效果。
而孟昭要做的肥皂,主要成分就是豬油和草木灰水。
先取些草木灰,和水混合後過濾出裡面的雜質,再沉澱一晚,讓鹼水分層,倒出上層純淨的鹼水,這樣做出來的成品也會更白一些。
然後找了口大鐵鍋,倒入清水後再切了一盆豬板油進去,先大火燒乾裡面的水分,再小火慢熬,榨出裡面的油脂。
熬好的豬油撈出放涼,撒一小把細鹽到常溫的豬油裡,再倒入純淨的鹼水,沿著一個方向不停的攪拌。
直到產生皂化反應,液體逐漸變為濃稠的膏體,把乳白色的膏體一點一點灌入切割好的竹筒中定型。
剛才榨豬油的時候,三個孩子還在院子裡看書,等冒著熱氣的豬油渣盛了出來,他們就再也看不進去了,圍著孟昭轉個不停。
孟昭拿了個小碗盛了一些又撒了些椒鹽粉,遞給他們分了,“等會再吃,剛撈出的油渣熱得很,別叫再燙著你們。”
焦黃的豬油渣又香又脆,幾個孩子一口一個根本停不下來,倒是孟昭剛才一直盯著那些豬油,只吃了兩塊就吃不下了。
兩日後肥皂已經充分凝固,劈開竹筒,利用棉線切成一塊塊圓形肥皂。
此時肥皂正處於測試階段,如果切得太厚,需要比較長的風乾時間,孟昭就儘量切的薄了一些,隨後鋪到竹筐裡慢慢風乾皂化。
於此同時她又在基礎肥皂裡,新增了茯苓,茶枯,艾草,珍珠等製作出了多種肥皂,一起等待皂化。
隨著時節慢慢步入夏天,溫度也逐漸開始升高,肥皂的風乾速度也加快不少,等幾款產品相繼做好,就開始了測試階段。
先是對比測試,有農戶平常用的皂角,還有市面上常見的香胰子,還有幾款孟昭自制的肥皂。
“娘,前幾天我讓你留著的那幾個圍裙呢?”他們平日裡在鋪子幹活,身上免不了沾染許多油汙,往常都是時常清洗,才能洗乾淨,這回孟昭特意留了幾天,專門用來測試。
於此同時,她還找了些收拾完灶臺的髒抹布,還有孩子們粘上了墨漬的衣物等,總之都是些難洗的東西,如果這些東西都能清洗乾淨,那麼其他普通的汙漬,也就不在話下了。
二人找了個臺子,用準備好的幾樣東西開始清洗測試,顧氏剛一上手就能覺察出肥皂的區別來。
“昭昭,你這肥皂摸著就有點不一樣,滑溜溜的,還不粘手。”
說罷就開始搓洗手底下的圍裙,往常這種沒有立即清洗的油汙,得用皂角泡上許久,再用力揉搓,才能清洗下來些許。
可現在只需要用肥皂在衣服上蹭個幾下,再輕輕揉搓一會,就只留一個淺淺的印痕了,再泡在水裡揉搓幾下,原本的汙漬基本就看不到了。
“這肥皂效果真好,竟然能清洗的這麼幹淨!”
“娘,您再試試這香胰子。”
顧氏上手一試,倒是也能清洗的掉,不過比起肥皂就差了些,“這香胰子也還挺好用的,只是得用力搓才能搓乾淨,不跟剛才的肥皂一樣,泡一泡揉一揉就好了,而且用香胰子洗完的衣服總感覺有點味道,要是沒有大太陽曬曬,幹了之後這個味還能聞得到。”
等用到最後一塊,剛一下水顧氏就發現了它的與眾不同,“唉,這個怎麼還有香味?這個味道?好熟悉啊!”
孟昭笑著解釋道:“這塊叫香皂,我在裡頭加了精油,所以洗完之後衣服會帶著花香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