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鍊鋼造槍,掀翻滿清,華夏大航海時代,鋼鐵工業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張世興就照著張文傑的要求去準備各種材料器具。

趙言平回到縣城後,用趙家商鋪對外放出訊息,收購各種奇特礦石,每種二十斤,價格一兩銀子,吸引各種山民獵戶在山裡找各種礦石。

堰口鎮南五里的張家莊,張家在這裡有一個大院子,既是倉庫,也是家丁訓練的地方。

偌大的院子裡面開始不斷堆積各種材料:石墨,石膏,粘土,石灰,凌子石,兩千斤生鐵,一些錳礦石等等。

這些錳礦石就是在西鄉縣收購的,有山民撿到零散的錳礦石去詢問,商鋪老闆根據需要的礦石形狀顏色的描述,一眼就認出錳礦石,就買下了。

還花費二兩銀子知道了地點。

張家莊西側的山腳下,一座燒製瓷器的窯洞也在建設,特地找了幾個經驗豐富的工匠,還有十幾個壯勞力,大概需要五六天的時間。

六月二十,張家莊張家大院裡,一箇中年男人正在指揮幾個年輕人研磨物料,這是李雲,趙言平特意花費十兩銀子找的燒瓷大匠。

張文傑就在一旁安靜的看著,這次要燒製的是石墨坩堝,兩尺方圓,一尺半深,一次可以融化一千五百斤生鐵。

張文傑畫出具體的圖紙,交給李雲,讓他全權負責坩堝的製作。

對於在瓷器作坊工作三十年的李雲來說,這次的東家也是十分奇特,用石墨燒個大缸?不能理解。

但是有二十兩銀子的工錢,那這樣的活還是多來點。

雖然沒有怎麼用石墨混合凌子石粉製作陶瓷的經驗,但他還是憑藉對各種材料的熟悉,準備先在院子裡的小窯裡面燒幾個小的器具,把握住材料的特性。

這個方法還是旁邊的張文傑啟發他的,現在他正在拿著一個板子,上面放著幾張紙,手拿長條的石墨記錄著什麼。

李雲想:若是手藝靠看就能學會,他也不至於當那幾年的學徒了。

張文傑看著李雲嫻熟的指揮眾人各安其事,偶爾去一些人的跟前檢查材料的磨粉情況,然後把不同的粉末和水成泥,感受能不能使用。

這個時候,張文傑就會帶著兩個隨從走到跟前,看著他操作,簡單記錄,順便留下樣品,寫上樣品是磨了幾遍,粗了還是細了。

一天過後,張文傑看著正在陰乾的坯子,問:“李大叔要不試試烘乾怎麼樣?”

李雲聽到這話,正要發怒,一看是金主家大少爺,就嚴肅的說:“器坯一定是要陰乾的,這樣才能乾燥均勻,不會開裂,烘乾太快,不可取。”

張文傑說:“李大叔,你說夏天製作瓷器時陰乾的時間和冬天有無區別?”

“自然是有的,夏天熱,一般陰乾只需兩三天,冬天就要五六天。這不是很簡單的嗎?”李雲有些想罵,卻不敢發脾氣。

張文傑再提醒:“那是不是建個木屋,底下使用火烤,控制好火力,就能產生一個溫度比夏天還高一點的房間,就好像把冬天的坯子放在夏天陰乾?”

李雲陷入了沉思,好像確實可以這樣,但是燒火總會使溫度起伏很大。

張文傑看到李雲不再反駁,就找了幾個工匠在院子一角搭起一個木屋,長寬一丈,高一丈的方形,東西都是現成的。

然後在四個面上各砌兩個爐身,四角使用木板圍成弧形,避免熱量損失。

六月二十二,張世興帶著新一批礦石來到大院,好奇的看著院子一角的烘乾房。

“元兒,那個房子是幹什麼用的,還有,你這是在幹什麼?”張世興找到張文傑問。

張文傑回:“烘乾房,可以讓瓷坯快速烘乾。這個就是製作蜂窩煤,可以作為烘乾房的燃料,保持恆定的溫度。”

他解釋幾句,就繼續指揮幾個人把煤粉,粘土,鋸末按照3比3比4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以後使用一個鐵匠臨時打造的工具開始製作蜂窩煤。

就好像後世私人制作蜂窩煤的工具,製作出來的蜂窩煤六寸直徑,三寸高,按照五排排列著十四個小洞,就這樣在木板上開始排列。

很快就把準備的一千五百斤原料全部用光,總共成品三百多塊。

張世興走到製作好的蜂窩煤前,用手試了試,回頭:“元兒,你這方法好,這東西幹了以後就能直接燒,不怕氣流不暢熄火。

可以把這個賣到城裡,應當可以賣不少銀子。”

現在也有煤餅,就是不好在小爐子裡面燒,不太好普及普通家庭。

張世興從張文傑手中拿著全套技術,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宋晉府錄天下興亡

薊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