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成都與西鄉縣鐵路
鋼鐵工業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章 成都與西鄉縣鐵路,掀翻滿清,華夏大航海時代,鋼鐵工業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週二十二里的成都城內外人口足有二十一萬,作為四川省會以及成都府府城所在,進出的馬車數量眾多。
儘管鐵路還沒有鋪設到成都,但是寬闊的道路和河網也讓成都十分繁華。
張文傑一行人日行百里,在德陽過夜一晚,又是一日傍晚才抵達成都。
一路上眾人越發感覺到火車的便利,沒有火車跨城數百里,基本上都是好幾天。
進入成都城,這座幾度重建的古城如今有了新的樣貌。
每面城牆的城門數量由一個改成三個,基本上每隔一里多就是一個城門,方便內外交流,城門也都不再關閉,城外也聚集起更多人口。
鋪上水泥路面的街道十分平整,大道兩邊隨處可見的店鋪,也多了許多新的商品售賣,張文傑就看到一家售賣門窗的,窗戶以木質外框配透明玻璃,搭配他們製作的精巧的鋼製滾輪,可以搭配他們售賣的導軌實現滑動,設計十分巧妙。
一路不停,他們要去成都府衙,府衙旁邊會有招待所,可以接待他們這些外來視察的人員。
一天結束,第二天他們就進入府衙,讓成都府府令劉定邦十分驚訝。
劉定邦如今在成都府令的位置上兩年半,已經理清全部府情,並且從工部借人在西北的石灰石礦場建立了一座水泥廠,燒製水泥為全府鋪路架橋。
一年多時間,成都府水泥產量八千多鈞,鋪設水泥路面三十萬平方公尺,總長超過一百二十里。
整個成都府管轄三百八十餘萬人口,開墾耕地七百餘萬畝,每年收糧稅就有千萬石,是稅收重地。
在成都四天,張文傑順中江乘船南下直至宜賓。
宜賓鐵廠,是他們南下的目的,復興會接收四川后便知道宜賓有鐵礦,而且宜賓至成都有一片不被河水阻隔的平原,正好可以修建一條鐵路。
這裡鐵礦儲量足夠,雖說有大部分不適合目前開採,但是找到幾百萬鈞儲量的適宜冶煉的鐵礦還是比較簡單。
目前鐵廠已經開煉一年,生產鋼鐵五萬鈞,鋪設鐵軌從宜賓至富順縣,可以銜接中江航運。
張文傑他們從富順下船,然後坐上火車的一等車廂順路往宜賓開去。
全程一百三十里,只用一個時辰就到達宜賓。
二月二十八,經過八天走走停停,早上坐上火車只是中午就到宜賓,完全不同於綿州到成都。
在宜賓數天,張文傑視察軍隊,去宜賓鐵廠指導,畢竟做過鋼鐵廠一線工人,也是煉過鋼,是在現代裝置的輔助下,但也學過相關知識。
在他看來,後世鍊鋼和如今的區別就是能實時知道成分溫度,能保證原料的純淨度,還有各種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現場冶煉也都是靠著經驗去保證鋼水達標,因為鋼水高溫,誰也不知道幾十幾百噸的鋼包裡的情況。
張文傑在現場待了幾天,發現好像也指導不了,工部派來的是鍊鋼熟練工人,在三元壩鍊鋼都有三四年,後續在略陽鐵廠也幹了兩三年,學過專業知識,再加上六七年現場經驗,十分厲害。
張文傑也只能勉勵幾句,然後囑咐儘快擴大規模,而且準備回去以後要在這裡建造制硫廠,宜賓硫鐵礦很多,含硫量高,透過尋找手段把硫提取出來,剩餘的鐵礦也可以使用,一舉兩得。
…
一直到三月二十一,張文傑順長江下重慶,北上過南充抵達保寧府城閬中,從這裡乘坐等待的復興號火車去往漢中。
五百餘里花費兩個半時辰,在漢中府城暗訪幾天,再去府衙檢視漢中情況。
人口已經穩定在一百五十二萬,耕地還在擴大,主要開墾的是旱地,本來繁盛的商業因為復興會總部北遷也沒有影響,就是因為幾個工廠的出現讓漢中成為一個工業基地,許多商會都要來漢中採購貨物。
洋縣,西鄉縣,略陽的鐵廠讓這裡出現了許多圍繞著鋼鐵製造的產業,四輪馬車,農具,鋼製零件,等等,甚至是蒸汽機。
而在視察完漢中府城後,張文傑又來到西鄉縣,既是要來看看此世的故鄉,起家之地,也是看看被西鄉縣縣令花費三年時間打通的西鄉縣至漁渡壩鐵路。
張文傑在乾隆五十五年就在復興會全佔漢中時搬到漢中府城辦公,如今的成都府府令劉定邦以二十八歲的年齡任西鄉縣縣令。
在劉定邦被調任成都之時,他囑咐繼任西鄉縣縣令蔣華:一定要把西鄉縣至四川的鐵路貫通,這樣西鄉縣就會有與四川這個天府之國貿易的機會。
未來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