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西門亂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繫結昏君抽卡系統後我成明君了[基建],西門亂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dt>
&esp;&esp;
&esp;&esp;陰沉沉的天氣裡,所有人心上都沉悶地像是被壓了一塊大石頭。
&esp;&esp;其中最為危險的就是那群仍在沿河堤壩附近的勞力們,他們面對的是因為暴雨灌入而肆虐奔騰的河水。
&esp;&esp;勞力之中有一部分是徵來的,其餘大部分都是自願前來的,徵來的勞力裡有幾個人趁亂想逃跑,被守在附近的官兵很快壓住。
&esp;&esp;大人,何不處死他們?那從奉賢城太守府出來的官兵疑惑地問。
&esp;&esp;勞力不聽話不就應該處死嗎?殺了一兩個,其餘的就都老實了。
&esp;&esp;馮光緯沒說什麼,只說:現在正是需要用人的關鍵時候,一兩個勞力都不能少,本大人給他們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esp;&esp;但是馮光緯還是安排被徵來的幾人去後方來回運輸填補堤壩需要用的石頭沙袋以及砍伐木材備用,自己則帶著那些官兵裡自願前往堤壩的人去了最前面。
&esp;&esp;漢子們脫掉身上的粗麻布衣纏成粗繩綁在腰上,再帶上人手一個發下來的葫蘆那是馮大人帶過來的,他們從來沒見過這東西,聽馮大人說是大周北方特有的,比兩個巴掌加起來還大些的葫蘆放在水裡就能浮起來,他們將葫蘆綁在身上,就算在修補堤壩的時候被洪水沖走也能有很大生還可能。
&esp;&esp;此外馮光緯又拿出來一張張制好的羊皮,幾個勞力在他的指揮下不多會功夫就做成了一個簡易筏子。
&esp;&esp;漢子們腰上纏著粗繩彼此綁在一起,馮光緯帶著官兵裡自願去堤壩的官兵和勞力們一起冒著跌入湍急河水的風險去疏通淤泥堆積的地方,在大水稍微平靜一些的時候趕緊用沙袋石塊填補堤壩。
&esp;&esp;好在現在奉賢城入夏天氣炎熱,在這個天裡也是悶熱的,不過在水裡泡一天,又從水裡溼淋淋地出來也好受不了哪去,地勢稍高的地方支起來一個個棚子,裡面生上火堆讓勞力們將渾身的水烘乾,短暫地在棚子裡輪流休息是他們最為放鬆的時候了。
&esp;&esp;馮大人昭告奉賢城內百姓,他是受皇上之命前來奉賢城的,葫蘆和羊皮等物資皆是皇上所賜。
&esp;&esp;此外,原本城中還有不服馮光緯統管、試圖糾合一群人去安置災民的地方作亂的富戶和心懷不軌之人,在聽說馮光緯是奉天子之令前來奉賢城之後才算是真的消停下來,馮光緯對他們也毫不客氣,該敲打敲打,該驅趕驅趕,有在這個時候願意出力捐錢的,那他當然來者不拒。
&esp;&esp;因為有了葫蘆和簡易羊皮筏子,守在堤壩上的人稍微放下了心。
&esp;&esp;好在老天爺開眼,這天終於不再像前幾日陰沉,變成了毛毛細雨,又有要停下的趨勢了。
&esp;&esp;就在所有人鬆了一口氣以為他們度過了這場暴雨的時候,奉賢城楓溪村和小安村沿河附近的堤壩毫無徵兆地決堤了。
&esp;&esp;洪水還是衝向了這兩個村子。
&esp;&esp;奉賢城地處橫亙大周南方的大河下游,這次的洪水是從奉安城來的,楓溪村和小安村正好位於交界位置。
&esp;&esp;好在楓溪村和小安村的百姓早在洪水來臨之前已經被官兵帶走,有那打死不想走的也被強硬帶走了,不然等這大水衝過來,恐怕連屍體都找不到。
&esp;&esp;馮光緯顧不得那些被強硬帶走的百姓是否會心生怨恨,他現在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要不負陛下囑託,儘可能救下處於澇災中的百姓們。
&esp;&esp;奉賢城裡因為楓溪村好小安村被洪水淹沒而發生騷亂,還出現了很多不一樣的聲音,試圖激起奉賢城百姓對他的不滿,一時間奉賢城內亂成一鍋粥。
&esp;&esp;馮光緯越發忙碌,他甚至顧不得閤眼,一邊安排勞力們守住堤壩,一邊帶著人在被淹沒的地方搜尋難民。
&esp;&esp;奉賢城百姓們十分牴觸讓流民入城,馮光緯本來也沒想過要百姓們都擠進奉賢城裡,原本被帶離村子的村民們暫時在城外安置,糧食目前還是足夠的,城外很多百姓都處於惶恐不安的情緒之中。
&esp;&esp;為了防止城外百姓裡出現騷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