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嘯寒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萬國牌,教皇奧古斯都,劍嘯寒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教宗國計程車兵數量和質量肯定是能到位了,武器的配備卻面臨著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教宗國本身根本拿不出那麼大數量的武器,拿的出的武器絕大多也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這與徵兵宣傳不符,也無法保障部隊的戰鬥力。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教宗國之前對軍隊的重視程度極低,也很長時間沒有戰爭,武器裝備不知道多少年才更新換代一次,對武器的需求非常小。長久沒有需求,沒有市場,也就沒有了生產。不只是熱武器,就連長矛、刀劍都配不齊。
現在就算立即開始造,就算投資、辦廠、生產、交付等一整套流程全部順風順水,造出那麼多人的裝備,也需要很長時間。
但是戰機不等人,士兵不會等人,總不能說你們的裝備已經在造了,訓練先拿著燒火棍假裝有武器,更不可能要打仗了讓士兵拿著破銅爛鐵衝上去。
奧古斯都對造和買的觀點是:租不如買,買不如造,造不如搶。但是因為造不出武器去搶人武器,這好像不太靠譜。
沒有辦法,只能先買,實屬無奈之舉。
買也是有一些小技巧的,雖然改變不了是在買的本質,但是不同的買法卻是天差地別。教宗國高層的討論後一致決定:從多個國家進口。
這個一致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恰恰是有一點無法達成一致,那就是哪國的武器最好。不要說現在了,後世站在上帝視角對這種問題向來都是爭議不斷的。
武器的優劣,從來不是紙面資料數值比較那麼簡單的。有的武器,紙面資料碾壓競爭對手,怎麼看都是第一,上了戰場被吊打;有的武器,和別的武器一對一佔盡優勢,但是兵團作戰的時候卻處於下風;還有的武器,用起來是好,但是壞起來也快,維修保養費用遠超預估,上了戰場突發狀況不斷,簡直要命。
除了客觀上的好不好,士兵喜不喜歡也要稍微考慮一下。比如20世紀初,美國軍方格外鍾情於牛仔氣質十足的柯爾特m1873轉輪手槍,而不使用效能更好的勃朗寧m1900。
這就考慮到了士兵對武器的偏好,但是因為效能實在跟不上時代,經常三槍打不死個人,以至在菲律賓土著手裡吃了虧(也有可能土著身體比較結實),不得已才逐漸淘汰這種情懷武器。
討論的時候,只有卡爾、杜卡奧、洛倫佐三個人興致勃勃的討論個不停,其他人根本插不上話,包括奧古斯都本人。這種純專業的問題,不是專門研究武器發展史和有親身經歷的,要說有多少了解,實在不大可能。自己頂多算半個愛好者,能知道什麼東西。
討論中提到的名字和一些名詞,奧古斯都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兒,也沒問,問了也白問。只覺得他們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都無法說服對方。
最終商定從提到的所有武器當中選擇了幾種進口,按團分配。戰場上的表現好才是真的好,根據戰場上的表現之後再做調節。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教宗國的軍隊中將會出現法械團、德械團、奧械團、西械團、波械團等。不少團還是混合的,比如說拿著法國的火槍,舉著西班牙的長矛,配著德意志的刀劍,穿著米蘭的甲,騎著波蘭的馬。
武器多元化一些,也有利於適應不同的戰場環境,以防遇到某些特殊天氣狀況,集體啞火。
從多國買入,也能儘量避免受制於人,更可以加強和多國的合作交流,改善關係,增加利益往來。總之好處多多。
有了方案,刻不容緩,教宗國立即派出特使去幾個目標國家商談。
雖然這個時候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國有化,但是像軍工這種關係到國家命脈的重工業,沒有國家的手筆幾乎不可能。
控制的方法多種多樣,有國家管控,有政策扶持,有政府和私人合營,或者乾脆就是王室直接出資開辦的。有的算是王室私產,有的姑且算作國有倒也說得通。
不同國家情況有所不同,君主專制,選王制,共和制,各不一樣,同種制度的國家情況都可能大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大量軍械出口國外,都繞不過政府。
因此派出去商談的人員都是直奔各國政府的。這其實是個好事,化繁為簡,不用到處跑,到處討價還價。有國家出面,質量也會比較有保障。
商談總的來說,沒有遇到什麼大麻煩,生意送上門來,沒道理不做,天主教國家,明面上也都很樂於加強和教宗國的聯絡。有的無非是價格問題,賺多賺少,稍微談一談,最後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就可以。
只是波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