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碼騎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稱帝,為何在定陶,犬子漢高祖,起碼騎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公,漢王怎麼還未回宮?快一個月過去了,莫非還有什麼事情拖住他?”
呂雉這天來給劉執嘉問安,不解中有著不滿,“我已經派審食其再去丞相府打聽了。”
劉執嘉理解呂雉,如今天下已定,這一大家人肯定不能再漂泊無定,這櫟陽本就是暫時棲身,那麼要在哪裡安居呢?
所以要早點定都,那麼劉邦就要登基稱帝——呂雉可是被審食其說中了心事,她可想好好嚐嚐一統後宮、大權獨攬的皇后滋味呢。
“哈哈,恭喜皇后、賀喜太公!我來向二位報告好訊息,漢王——不,如今已是天子陛下,剛剛在泛水之陽的定陶登基稱帝啦!”
丞相蕭何大踏步走進來,身旁跟著呂雉派去的審食其。
多日不見,蕭何的臉上帶有略微的倦意,可這倦意卻很快被髮自內心的喜悅所沖淡,一國丞相的自信、雍容氣度已然是自然流露,無法掩飾當然也無需掩飾了。
向太公劉執嘉和呂雉施禮、二人還禮後,呂雉的疑問和不滿就來了:
“丞相,這登基稱帝可是大事,為何如此匆忙?又為何在定陶?連丞相你都無緣參加大典?這可真有點說不過去吧。”
“皇后,俗話說形勢比人強,有些事情就要當機立斷、當行則行啊。以我看,不外這幾個原因,容我向太公和皇后您道來。”
蕭何笑著,喝了一口水。這從容的氣度,讓劉執嘉和呂雉都暗自佩服,特別是性子比較剛毅、有時不免急躁易怒的呂雉,也只好耐下性子傾聽了。畢竟蕭何可是沛縣的老交情,當年呂雉被投入獄中到最後被釋放,蕭何可是出了大力的。
“垓下之戰,項羽身死後,還有兩處尚待平定。臨江王共尉不降,陛下就派盧綰、劉賈攻打,很快就俘虜共尉,陛下吩咐斬殺了;還有一個小地方,陛下和將士們很是生氣,甚至打算屠城呢。”
“屠城?!這可千萬不可,項羽就是這樣失去民心的,如今天下已定,一個彈丸之地,如何能因小失大?”劉執嘉一聽,著急了。
“太公果然仁慈理智,哈哈。好在最後陛下聽了張良、陳平的意見,最後果然和平解決了。”蕭何看著著急的劉執嘉和若有所思沉吟的呂雉,又輕鬆地笑了,看來緊張冗繁的國務之餘的這場對話,讓蕭何也放鬆不少。
這彈丸之地就是魯城(今山東曲阜)。
原來,當初與章邯的定陶大戰中,項梁戰死,楚軍東歸。楚懷王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魯城就是項羽的封地。
其實說實在的,項羽可能在魯國都沒呆過多久。但是魯人好義,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多少年來的文化薰陶讓他們懂得忠孝節義,所以他們一定要對曾經的主人效忠。
“所以,即使項羽兵敗,即使多次傳來項羽已死的訊息,魯國依然不降”蕭何的表情很複雜,既有對這種固執的不解,又有真心的欽佩。
“據說陛下大兵壓境時,魯中諸儒尚講誦育習禮樂,絃歌之音不絕,不愧是孔夫子故鄉啊!”蕭何一聲感嘆。
“那父親——不,陛下如何做的?”劉盈雖然之前是漢王太子,如今已然應該稱呼皇太子了,但年齡還小,天真地追問道。
“陛下讓人挑起項羽的人頭,給魯城父老看,並且答應為項羽以魯公名號舉喪,魯城才開城投降了。”
“那項羽就埋葬在魯城啦?”劉盈一邊發問,一邊又自己回答,“這似乎不妥吧?畢竟這裡是孔子故地,禮儀之邦。這項羽天下皆知,為人殘暴啊。”
“太子說的對極了,不愧是太子的見識”蕭何不禁誇讚劉盈,“項羽最後葬在谷城,距離魯城不遠。陛下可是親臨祭奠,聽說還為這個老對手兼老朋友流了眼淚呢。”
蕭何這話一出,劉執嘉、呂雉包括劉盈等所有人,都不覺有點傷感了。
“丞相,你似乎這半天只說了陛下本來是打算前去魯城打仗的,結果好好埋葬了項羽,這和陛下在定陶稱帝似乎沒有多大關係吧?”
沉靜了半晌,呂雉的思緒還是很快回到這一個她最關心的問題上來了。
“皇后說得是——太公,這是何物?”蕭何見劉執嘉在審食其的指點下,在沙盤上尋找定陶的位置,不由非常驚訝。
“這是我以沙為丘、絹條為河,製作成的天下形勢示意圖,還比較粗糙,不過勉強可觀。”
劉執嘉有點難為情,看來如果請來木匠裡的專業“匠人”(那時的木匠分多個專業方向,例如輪人、輿人、弓人和專門營造都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