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度登基: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上)
方憶l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二度登基: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上),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變遷,方憶lt,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病情加重。正月,宰相張柬之聯合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他們率領五百多名羽林軍士兵,突然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內殺死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同一天,相王李旦也指揮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這次行動。面對這一局勢,武則天無力抵抗,先是命令太子李顯監國,第二天就正式傳位給李顯。隔了一天後,李顯再次登基成為皇帝,並宣佈大赦天下。
回覆唐朝國號
李顯即位後,首先表彰了弟弟相王李旦和妹妹太平公主的擁立之功。他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授予太尉職位,並讓他參與最高決策;還給太平公主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此外,參與政變的主要官員如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都得到了升遷和獎勵。二月份,李顯恢復了唐朝的國號,所有的制度和禮儀都恢復到唐永淳年之前的模樣,標誌著唐朝的正式復辟。
重用韋氏
李顯復位後,迅速立韋氏為皇后,並不顧大臣們的勸阻,破格追封岳父為王,還讓韋后參與到朝政中。他還將安樂公主,即韋后的女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此外,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這使她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
韋后與武三思之間的關係頗為曖昧,而韋后也十分信任這位兒女親家武三思。兩人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在朝廷中佔據了重要位置。李顯似乎對這種情況感到無力干預,導致韋后和武三思在朝政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些舉措不僅顯示出李顯對韋后的深厚感情和支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對朝政的掌控力有限。儘管張柬之等功臣在復辟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李顯似乎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這進一步削弱了他的統治基礎。這樣的局面使得朝廷內部權力鬥爭複雜化,也為後來的政治動盪埋下了伏筆。
早在唐中宗李顯即位之初,就對妻子韋氏極為信任和重用。甚至不顧眾大臣的反對,破格提拔了韋氏的兄弟韋玄貞為侍中,並表示,即便把天下交給韋玄貞也無妨。這一決定引起了朝中不少人的不滿。嗣聖元年(684年)二月,武則天以李顯意圖將天下交予韋玄貞為由,廢黜了他,並將其流放到了均州,降封為廬陵王。
而李顯再次登上皇位後,立即確認了韋氏的皇后身份,並允許她參與朝政。似乎沒有吸取武則天把持朝政所帶來的教訓,這樣的做法進一步加劇了朝廷內部的不穩定。
復位後與韋后的糾葛
705年,在張柬之等忠臣的支援下,中宗李顯得以復位,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但這次重返權力巔峰後,李顯對皇后韋氏及其家族頗為依賴。韋皇后野心勃勃,試圖效仿武則天,逐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權力。隨著時間推移,她的權力慾望愈發膨脹,甚至在後期萌生了篡位的念頭。
這一時期,宮廷內部的政治鬥爭異常激烈,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局勢緊張而複雜。韋后的強勢介入不僅加劇了宮廷內的不穩定,也給中宗李顯的統治帶來了重重挑戰。
外交成就
對突厥:
景龍二年(708年),唐朝將領張仁願在漠南突厥地區建立了三受降城體系,這一進攻型軍事重鎮系統成為唐朝控制北疆的重要據點,嚴重削弱了後突厥國的勢力。後突厥默啜可汗被迫撤至漠北,最終導致後突厥國力大減,並在唐朝與回紇的聯合攻擊下走向滅亡。
對吐蕃:
在金城公主和親之前,唐朝軍隊多次擊敗吐蕃軍,特別是在唐休璟、陳大慈和郭元振的指揮下,取得了顯著勝利。郭元振甚至率軍深入青海,逼近吐蕃贊普的牙帳,迫使吐蕃求和並進貢馬匹、金銀及大量牛羊。
和親政策:
景龍三年(709年),中宗將養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為妻,透過和親政策進一步穩定了兩國關係,確保了邊疆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些外交和軍事行動不僅展示了唐朝的強大實力,也促進了邊境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短暫的帝王生涯
唐中宗李顯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的起伏。他統治時期的宮廷內權力鬥爭尤為激烈,妻子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頻繁干涉朝政,導致宮廷局勢混亂不堪。最終,在710年,李顯竟被韋皇后謀害,結束了他短暫的第二次皇帝生涯,這一結局令人不禁惋惜。
雖然李顯力求掌控局面,但在複雜的宮廷政治和權臣如武三思的強勢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即便如此,他在第二次登基期間仍然做出了積極貢獻,致力於恢復唐朝的政治和社會秩序,並推動了文化的復甦與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