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犯顏直諫的巍徵(6)
方憶lt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犯顏直諫的巍徵(6),大唐帝國的輝煌與變遷,方憶lt,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居安思危,善始慎終
魏徵在與李世民探討創業和守業的難度時,提出了獨到見解。他認為帝王的興起往往伴隨著時代的衰敗和混亂,在這種背景下,當權者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援,從而順利地建立新的政權,這似乎使創業的過程顯得不是那麼艱難。然而,他更深入地分析了守業的挑戰:
“但是一旦取得成功後,君主容易變得志得意滿,奢侈無度,導致百姓渴望安寧卻徭役不斷,社會凋敝而奢華之風不止,國家的衰退往往由此開始。”
因此,魏徵總結道,維持和發展一個已有的帝國反而更加困難。為了確保帝業可以長久穩定,魏徵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在貞觀五年(631年),面對國內平靜、四夷臣服的局面,李世民表達了自己依然每日謹慎行事,唯恐不能善終的態度。對此,魏徵回應說:
“對於內外皆安的現狀,臣並不感到特別高興;真正令人欣慰的是陛下能夠在安定之時思考可能存在的危險。”
魏徵深知歷史教訓,也目睹了許多帝王因居安忘危、驕奢淫逸而導致天下大亂的事例。因此,在貞觀六年(632年)的一次對話中,他建議李世民應該借鑑古代帝王興衰的經驗,認為當今陛下擁有四海,境內和平,若能持續關注治理之道,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國家的命運將會長久穩固。魏徵常常以隋朝滅亡作為警示,來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到了貞觀十一年(637年),他連續上書,重申“以隋為鑑”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隋朝曾經統一全國,兵力強盛,威震四方,卻突然土崩瓦解,其根本原因在於統治者在安全時不考慮危險,在治平時不想到動亂,在存在時不憂慮滅亡。因此,魏徵告誡李世民應當以亡國的歷史作為鏡子,從中學習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發生,要做到警鐘長鳴,時刻警惕。他希望太宗皇帝能在行動決策中思考隋朝的教訓,如此一來,就能更好地理解存亡治亂的道理:思考為何會有危險,則可獲得安全;思考為何會有混亂,則可達到治理;思考為何會滅亡,則能找到生存之道。透過這種方式,魏徵希望李世民能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確保唐朝的繁榮穩定。
《詩經》中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幾乎成為了一種歷史的鐵律。魏徵深諳此理,他在奏疏中指出古代帝王無不因深切憂慮而使治道顯著,但一旦功成名就後,德行便逐漸衰退。他解釋說,在面對深切的憂慮時,君主必定會竭誠對待臣民;然而一旦志得意滿,便會放縱情慾,傲視萬物。因此,他特別提醒李世民,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民眾如同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種對最終結果持謹慎態度的思想,是確保帝業長盛不衰的關鍵。從善始慎終的政治理念出發,魏徵密切關注著李世民在政治上的變化,並及時給予警示。貞觀六年(632年),當討論到國家安危的根本和最近政事狀況時,魏徵認為與貞觀之初相比,政事有所下滑。他指出,“陛下當初立志節儉,求諫若渴,但近年來營建之事增多,諫議之人常觸怒聖顏,這正是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李世民聽後表示認同,欣然接受了批評。
隨著時間推移,魏徵不斷勸誡李世民保持即位初期那般孜孜以求治理的心態。到了貞觀十一年(637年)五月,魏徵再次上疏,表達了對太宗意志力不如往昔、改正錯誤的能力也有所減弱的擔憂。他還提到太宗在責罰方面更加頻繁,威嚴和憤怒也顯得更為嚴厲。魏徵強調,過去太宗因擔心國家未完全治理好,所以每天都在提升道德和正義;現在因為覺得國家已經安定,反而在這方面有所鬆懈。他列舉了多個太宗勉強接受諫議的例子,表明這種做法與早期那種開放接納意見的態度大相徑庭。李世民對此反應積極,認可了魏徵的觀點。
至貞觀十三年(639年),魏徵利用太宗詔令五品以上官員提交封事的機會,系統地總結了政事不如貞觀之初的事實,呈上了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在這篇疏文中,魏徵列舉了包括搜求珍稀玩物、過度滿足私慾增加百姓負擔、親近小人疏遠君子、崇尚奢華、頻繁遊獵、無故興兵、使人民不堪重負等在內的“十漸”現象,深刻批判了太宗的自滿情緒,並再次強調了慎終如始的重要性。太宗看完魏徵的奏疏後,不僅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議,還將奏疏製成屏障,以便早晚都能看到,同時命令記錄下來交給史官,希望萬世之後的人們也能瞭解君臣之間應有的道義。
貞觀十四年(640年),魏徵再度向李世民進言,他指出:“臣觀察歷代帝王,在撥亂反正、創立基業之時,無不保持警惕和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