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月已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章 卑微的糾纏,個人隨寫,巳月已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放棄真的就如人們輕描淡寫描述的那般容易,就像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不經意間鬆開手中原本就沒有握緊的氣球,任它飄向那無垠的藍天,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如同漫步在靜謐的花園小徑上,隨手摘下一朵已經有些枯萎的花朵,然後毫不在意地丟棄在路邊,沒有任何的留戀與不捨,
如同輕鬆地在手機螢幕上滑動手指,將一條無關緊要的資訊刪除,甚至連看都不需要再看一眼,
記憶就隨著那輕輕的滑動動作煙消雲散,乾乾淨淨,毫無殘留的痕跡。
那麼,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上,又有誰會心甘情願地去選擇那種充滿了無盡卑微感的糾纏呢?
放棄,在理論的理想境界裡,本應是一種超級灑脫、自在隨心的姿態。
那應該像是一位勇敢無畏的行者,站在人生那無數條縱橫交錯的道路交匯處,目光堅定而又決絕,能夠毫不猶豫地捨棄那條看似充滿了無限可能卻又暗藏重重危險的道路,步伐輕盈且充滿力量地朝著另一條未知但充滿希望的道路大步邁進。
在這個過程中,心中不會泛起哪怕一絲一毫的猶豫和糾結,整個人就像一陣自由自在的風,毫無阻礙地吹向遠方。這種灑脫應該如同天空中那潔白無瑕的雲朵,在廣闊的藍天之上隨意飄蕩,對下方的山川河流、世間萬物都能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對待,不受任何羈絆,不為任何情感所左右。
然而,現實卻像是一座冰冷而又堅固的巨大囚籠,無情地將這種理想化的放棄緊緊地禁錮其中。
實際上,很多時候,放棄遠遠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易行。
它意味著要下定決心,用一種近乎殘忍的力量,去割捨掉那些早已在內心深處紮根生長、盤根錯節的情感。
這些情感就像是一片古老而又神秘的森林,每一棵樹木都代表著一段記憶、一種情感或者一個夢想。
它們的根系在心靈的土壤裡深深地扎入,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緊密的網路。每一根細根都承載著無數的喜怒哀樂,每一片樹葉都在微風中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要放棄這些情感,就如同要對這片森林進行一場毀滅性的砍伐,每砍倒一棵樹,都會引發一場內心的地震,帶來一陣撕心裂肺、難以忍受的疼痛。
這種疼痛並非僅僅是那種短暫而又尖銳的肉體刺痛,而是一種深入骨髓、滲透到每一個細胞的精神折磨。
它會在無數個寂靜的夜晚悄然襲來,當整個世界都沉浸在黑暗之中,你獨自躺在那張熟悉的床上,周圍的一切都安靜得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而此時,腦海裡就像一臺失控的放映機,不受控制地不斷迴圈播放著那些曾經的美好瞬間:
那是第一次見面時略帶羞澀的微笑,如同春天裡盛開的第一朵鮮花,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那是彼此深情凝視時的眼神,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閃爍著無盡的溫柔與愛意;
那是在耳邊輕輕訴說的甜蜜話語,彷彿是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在心靈的琴絃上彈奏出美妙的旋律。
然而,與此同時,那些痛苦的回憶也會如同一群惡魔,張牙舞爪地撲來,每一個回憶都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劍,無情地刺向那脆弱的心頭,讓你在輾轉反側中備受煎熬,難以入眠。
而糾纏,從旁觀者的角度去審視,是那樣的卑微可憐,就像在繁華世界的角落裡,默默生長的苔蘚,雖然努力地展現著自己那一抹微弱的綠色,卻總是被人忽視,被那些高大豔麗的花草樹木所遮蔽。
這種卑微就像是一個在黑暗的深海中孤獨遊動的小魚,雖然心中懷著對陽光和溫暖的嚮往,卻總是被無盡的黑暗和寒冷所包圍,難以被外界發現。
糾纏者常常不得不把自己最為珍視的尊嚴放在一邊,就像把一件稀世珍寶置於風雨交加的荒野之中,任由它被風雨侵蝕,被歲月磨損。
他們無視周圍人可能投來的各種各樣的眼光,無論是疑惑不解的、不屑一顧的,還是充滿厭惡的,他們都像一位孤獨的戰士,堅定地守護著自己心中那片看似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的陣地。
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氣,像飛蛾撲火一般去靠近那個讓自己心動不已或者心碎滿地的人或事物。
每一次的靠近都像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因為他們完全無法預知等待自己的將會是怎樣的回應。
也許是冷漠得如同極地的冰川,散發著刺骨的寒冷,讓人心寒到了極點;
也許是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