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一顆鳳凰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忍著點,我要改變歷史!,門前一顆鳳凰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珅還是討好的說道:
“主子,奴才明白,明白。”
說著,和珅走向前,他臉上堆著笑,這笑容親和友善,完全看不出之前和珅心裡,還想著要置紀曉嵐於死地:
“紀大人,紀大人,請起來吧。”
但此刻的紀曉嵐心如死灰,心中有滿腔的怨念,文人骨子裡的傲氣和憤怒,讓他冷笑一聲:
“您叫錯了,和大人,這裡沒有紀大人,只有布衣紀曉嵐!”
說完這句話,紀曉嵐不管不顧,轉身離開。
另一邊,看著紀曉嵐轉身離開,和珅心中樂開了花。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以為沒希望了,但沒想到紀曉嵐的小脾氣起來了,居然敢跟皇上擺臉色?!
不得不說,這文人就是勇,太剛烈了。
當然,作為奴才,如何討皇上的歡心,和珅是知道的。
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連忙喊道:
“紀曉嵐,回來,你給我回來。”
只是看著紀曉嵐離開,乾隆皺著眉頭,黑著臉,神情相當不悅的冷哼一聲:
“哼,讓他去吧。”
而在另一邊,雲州府的大牢。
何維佳被兩名官兵送到這裡,但他沒有直接被扔進大牢,而是整個人被捆綁在類似十字架的刑具上。
押送何維佳的兩名壯碩官兵已經離開。
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名四十多歲的牢頭。
地牢的環境很差,這裡潮溼悶熱,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臭味。
審訊室內燃燒著一團篝火,裡面擺著各種形狀的烙鐵,旁邊的刑具架上,一件件血跡斑斑的刑具,讓人望而生畏。
牢頭叫老王,一般都叫他老王頭。
他正在用繩子將何維佳捆綁住,神色中帶著幾分不忍:
“小兄弟,得罪了,這是牢裡的規矩,要先抽二十鞭。”
外套被脫了,裡面的衣服被脫到了腰間,露出何維佳瘦骨嶙峋的上半身。
這種彷彿貨物一樣被綁在架子上的感覺,喚醒了何維佳不好的回憶,他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我會死嗎?”
老王頭搖著頭,他指著不遠處的刑具架,上面擺著一條條皮鞭:
“不會,我會用牛皮鞭。
如果用那種帶著鐵刺的鞭子,一鞭子下去皮開肉綻,能從身上刮下來一塊肉,牛皮鞭疼是疼了點,但只是看起來可怕,不傷及性命。”
四十多歲的老王頭,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高齡老人。
何維佳看著對方這滿臉風霜的臉,他沉默了片刻,慘白的臉上擠出一抹笑容:
“老叔,我可是反清復明的逆賊,你這樣不會有人找你麻煩吧?”
話音落下,老王頭恨恨的往地面上吐了一口吐沫:
“狗屁,什麼反清復明,叔的老伴兒就是燕城的,你們都是為燕城百姓伸冤的義士!”
何維佳沉默了片刻,他想了想,關切的問了一句:
“老叔,家裡怎麼樣,糧食夠吃嗎?”
老王頭搖了搖頭,似乎想到了什麼糟心事,一肚子的怨氣:
“如果不是這一家老小都指著我一個人活,早踏馬不幹了,說是抓暴民,但抓的全都是逃難的老百姓。”
一個國家的興盛和衰落。
不是皇帝和大臣說出來的,而是要看百姓怎麼說。
百姓不懂那麼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卻是時代好壞的親身經歷者。
百姓們說話,便是真的好。
百姓們說壞,便是真的壞。
底層人民的聲音,才是當朝著,是皇帝和大臣真正需要聆聽的。
何維佳嘆了口氣,看著眼前這位滿臉風霜,在這個平均壽命只有39歲,但為了一家老小,仍然需要外出工作的牢頭。
只能安慰的說了一句:
“放心吧,老叔,會好起來的。”
老王頭搖了搖頭,對於何維佳說的這些不予表態。
他這四十多年不是白活的,大餅什麼的,早就吃吐了。
每一任縣太爺來的時候,都說是青天大老爺。
但每一任縣太爺走的時候,都富得流油,所以老王頭不信這些人說的話,他只相信實際的,能看得清,摸得著的東西。
手中的韁繩用力拉緊,老王頭拍了拍何維佳的肩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