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戰況焦灼
三編總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戰況焦灼,三國亂世:開局一座遊戲城,三編總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堅剛下城頭,身後喊殺聲大起,心頭猛地一跳。
拽過一個小兵,避免他被城上拋下的屍體砸倒。
正想接應更多的人下城牆,只見兩股黃色大潮從左右包抄而來。
廖化等人可不會對漢軍客氣,被嚴重洗腦又戰力強大的黃巾護法軍則更是興奮。
他們高呼著“蒼天已死”的口號,義無反顧的衝了上去。
即使中途不斷有袍澤倒下,他們的腳步都不曾慢下半分,甚至連眼睛都不曾眨一下。
最先遭殃的是黃蓋所在,由於執行的是掩護任務,麾下全是弓箭手。
面對廖化的攻擊雖然早有預料,但奈何敵人兵甲精銳,弓箭手面對刀盾兵、全甲步兵殺傷力十分有限。
幾乎絲毫沒有抵抗之力,便被黃巾護法軍衝散,隊伍崩潰的很快。
黃蓋仗著武藝高強,接連砍翻幾人。
但由於心念孫堅,沒有及時脫身,被廖化纏住。
孫仲、高升、劉闢、龔都左右朝孫堅所在殺了過來。
知曉大事不妙,在親兵的拖拽下,孫堅這才不甘的選擇了撤退。
漢軍後軍還有1千8百餘人壓陣,在他們的接應下,孫堅與黃蓋比較順利退了下來。
見漢軍徐徐退走,知曉自家真實戰力的徐晃,並沒有選擇貿然追擊。
整場戰鬥全靠黃巾護法軍輸出。
其餘黃巾部隊不能說沒有作用,只能說完全沒有作用。
冀州黃巾軍起義初期,大概有二、三十萬,後來諸地響應,合起來大概100餘萬人。
兵力之強盛,可見一般。
漢軍呢?
只有4萬餘人罷了。
如此巨大的兵力優勢,即使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漢軍淹死。
結果呢?
百萬黃巾軍被四萬漢軍打的潰不成軍!
與其說是黃巾軍,不若說是拿起扁擔與鋤頭的農夫,唯一多了的,便是他們纏在頭頂的黃布條。
其中也不是沒有精銳,只能說少之又少。
而從百萬農民軍中將這些人找出來,只能說難度太大,哪有洗腦來得方便。
若非張角在司馬俱的幫助下,追擊戰大敗漢軍,繳獲鎧甲器械無數,又借鑑司馬具的精銳部隊親自訓練整編了2萬黃巾護法軍。
徐晃此戰,能堅守住城池就燒高香了。
這種情況下還追擊,完全不現實嘛。
徐晃估摸著,追出去1萬人,能迷路9千人。
若是回來的能有1千人,那絕對都是黃天在保佑了。
孫堅雖然敗了,但並沒有傷到根本。
先頭部隊折損有點大,足足500人的死傷,夠孫堅心疼好一陣子。
3000人的隊伍,折損接近2成,對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
相比於孫堅的損失,徐晃完全可以算得上收穫頗豐,算上炮灰死傷不過千人,黃巾護法軍死傷不足200。
又切切實實繳獲了盔甲武器300餘套,破損盔甲包含己方400餘套,修修補補還能保全300套,絕對的血賺。
黃巾軍唯一的優點便是人多,待盔甲修補完好,抽調精銳便能夠迅速補充。
此消彼長之下,下一戰即使直面孫堅部,徐晃也絲毫不虛。
折了祖茂,孫堅心中懊悔不已,怎麼也沒想到,這部黃巾實力如此強悍。
讓人帶信給皇甫嵩。
孫堅軍只能後退十里,再想破城之策。
徐晃依舊穩如泰山,見漢軍退去也不追擊,完全一副以不便應萬變的姿態。
接到孫堅的來信,皇甫嵩也頗為無奈,而今大軍正在廣宗與張梁對峙。
如此局勢,張梁樂見其成。漢軍而今還不到3萬,城內黃巾軍足有十幾萬。
他並不與漢軍出城野戰,而是選擇堅守城池而不出,後方有鉅鹿城補給,絲毫不懼與漢軍的消耗戰。
對此張梁完全是樂見其成,漢軍而今還不到3萬,城內黃巾軍足有十幾萬。
兵源不夠,後方完全可以隨時補給。
“而今局勢,我等當如何?”
眾將聞言沉默不語。
野戰,黃巾軍怎麼可能是漢軍的對手?
他們只會一擁而上。
幾百、幾千人的漢軍結成軍陣,便能追著黃巾軍亂殺。
黃巾軍慣於守城,也並不是一件壞事,這都是被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