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編總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劉宏揀選十校尉,三國亂世:開局一座遊戲城,三編總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舟載著張羽往造船場而去,漁船小巧,像是烏篷船。

護城河的水流很緩,圍著貴民城順時針流動。

一路上順著水流泛舟的人不少,張羽由於相貌普通,在其中並不顯眼。

他很喜歡這種感覺,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彷彿身處天地之間,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身下的小船,長僅有6米、船寬2米、船深1米,別看他小,船隻載重可不輕。

足有兩噸!

兩噸的載重,可以讓張羽放開手腳,而不用擔心翻船。

至於如何得出這麼準確的載重資料。

曹衝稱象瞭解一下!

可惜曹衝還沒出生,張羽作為第一個實踐者,這個故事現在得改了。

換成張羽稱象更合適一些。

問題是,沒有大象怎麼搞?

張羽紅著臉表示:牛、羊、石頭這些,都可代替。

‘張羽稱牛’——

這個故事由於角度奇特,情節曲折,內涵豐富,已經在貴民城流傳了開來。

張羽作為黃縣名義上的縣令,聲望因此暴漲。

由於這次稱的不是大象,而是兩頭牛的重量。

經此一事,張羽得了一個“張二牛”的諢號。

除了測試漁船的載重,張羽也用這個方法測試了其他船隻的載重。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確實好用。

經過張羽的精準測量,其他船隻的資料也一目瞭然。

初級戰船配置船員10人,最為合理,船長15、寬5、深6米,船隻載重量10噸。

中級戰船配置船員百人,最為合理,船長30、寬10、深12米,船隻載重量百噸。

船塢生產的戰船,採用風帆設計。

初級戰船為單桅帆船,中級戰船為雙桅帆船,效能比之這個時代的船隻好上太多。

且無論是初級戰船還是中級戰船,單從其設計張羽便能看出,這兩種船隻,皆是能遠洋航行的存在。

那可是遠洋航行!

有了這些船隻,有了這樣的技術。

殖民,將不再是夢想。

初級商船配置船員10人,最為合理,船長15、寬7、深5米,船隻載重量20噸。

中級商船配置船員百人,最為合理,船長30、寬15、深10米,船隻載重量2百噸。

這些商船雖然沒有戰船快、穩定性沒有戰船好、綜合效能也不如戰船,但勝在載重驚人。

商船本來就不是用來打仗的,開展海上貿易才是他們的本職工作。

2百噸的載重雖不如後事的雙桅帆船,但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所有的商船。

一艘中級商船,若是單純進行人口轉移的話,一次便可運載至少兩千人。

若是安排合理的話,一次運載3千人都不是問題。

這樣的商船隻需百艘,一次便可運載至少20萬人轉移。

這讓張羽連想到了一個非常賺錢的生意——

人口貿易。

但前提是,他得有船,很多很多這樣的商船。

現在的商船也僅僅只夠他自用,想要搞人口貿易,這還得不少時間的積累。

同時,得找些熟練的船匠。

依靠船塢生產還是太慢了一些。

想要吃人口貿易的紅利,他得等到猴年馬月。

其他方面張羽都很滿意,唯一令張羽不爽的是,船員得他自己招募。

視察完船塢,發現一切都在正常運轉,張羽對眾船匠一番勉勵不提。

隨後下令,更換造船型別。

去除漁船、初級商船等建造列表後,統一製造中級戰船。

如此一來,每月出產的中級戰船數量便能達到5艘。

得益於無數勞工的辛勤付出,貴民城至蓬萊角的運河還有2月便能竣工。

屆時,聯通遼東的商路便能正式建成。

而在此之前,他必須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才行。

另一方面,貴民城的建設也不能停,這可是張羽的基本盤。

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的5級農田已經竣工。

貴民城的糧產一躍到了9600單位每天,這些糧食足以養活貴民城的所有人,甚至還有大半剩餘。

畢竟,只有3千餘人口的貴民城,確實消耗不了這麼多糧食。

張羽還因此完成了一個支線任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