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實戰練兵
三編總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實戰練兵,三國亂世:開局一座遊戲城,三編總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今天下,用“大亂”已不足以形容。
由於漢庭的勝利,無數黃巾餘黨肆虐鄉野。
不少人選擇了蟄伏,亦有不少人不甘失敗,或是為了自身的利益,發動叛亂、攻略郡縣,聚眾為盜匪者同樣不在少數。
遼東三郡還好點,唐山會安排人定時對山賊盜匪進行清剿,而大漢治下其他州郡,全都亂成了一鍋粥。
張七九是一個愛好和平的人,他比唐山更希望三郡穩定,治下百姓安居樂業。
三郡之中,玄菟郡由王贊坐鎮,遼東郡有唐山親自坐鎮,樂浪郡有管亥坐鎮。
三郡均有大軍鎮壓,按道理應當頗為平穩才是。
其實不然。
玄菟郡相對最為穩定,世家大族大都罹難,異族多為公孫度迫害,殘餘又被王贊清剿。
王贊麾下14萬大軍壓陣,又有真番要塞阻隔,異族對他基本構不成威脅。
可即便如此,各地依舊有一些小規模的動亂。
這些不穩定因素源頭,來自於高句麗。
自從伯固被公孫度坑殺後,王贊雖然成功拿下了高句麗,但城中依舊有不少舊貴族殘餘。
他們並不配合新民軍的統治,時不時便會爆發一些動亂。
期間雖然抓了不少人,但這個民族的韌性出乎意料的強。
相比於玄菟郡的小問題,遼東郡的動亂顯然要大一些。
雖有唐山坐鎮,又有僅50萬大軍分散駐守各地,表面上看起來一片和諧。
實則暗流洶湧。
這裡的烏桓人與漢人混居,唐山領軍佔據遼東,又分兵駐守各地,還給軍中子弟分田均地。
不僅如此,又令漢人百姓幫種官府的耕地,遼東郡因此迅速的穩定了下來。
在大力開墾耕地發展農業的同時,又拒絕給外族人分田。
無農不穩,一個“穩”字,便足矣說明農業在社會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舉雖然穩定遼東郡漢人民心,但也因此,極大的壓縮了烏桓人的生存空間。
他們只能從事諸如漁獵、放牧等漢人不擅長又相對繁重的工作。
如此區別對待之下,一些烏桓人選擇了遷移,但也有一些烏桓人私下串聯,多次與當地漢人發生衝突。
由於實力相差懸殊,反抗的結局往往不怎麼好罷了。
若說玄菟郡與遼東郡相對平穩還說得過去,那樂浪郡的情況絕對算是三郡中最差的。
樂浪郡與三韓接壤,張七九又與左渠達成邊境貿易,還有管亥的10萬大軍坐鎮。
按道理,這裡怎麼也不算差吧!
當然,相對大漢治下州郡絕對算好的那一批。
但相比玄菟、遼東兩郡確實是最差的。
邊境貿易雖然給樂浪郡帶來了無數的財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危機。
三韓畢竟只是一個部落聯盟罷了。
他能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但並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利益。
無商不活,一個“活”字,體現了商業在社會中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三韓有國78,大者萬餘戶,小者六七千。
靠近邊境線的部落國在這一次次的貿易中大發橫財。
他們把持商路,透過交易、轉賣商品等手段,逐漸繁榮了起來。
長此以往,那些距離遠一些的部落自然眼紅。
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一些部落便動了歪心思。
他們心裡可沒有什麼交易的想法,文明還沒發展到那個程度。
在他們樸素的世界觀裡。
缺女人了,搶!
缺奴隸了,搶!
缺糧食了,搶!
喜歡什麼東西了,還是他孃的搶!
除了一些守規矩的部落,那些不守規矩的部落,確確實實給樂浪郡的商隊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樂浪郡本身的交易環境很好,並不存在什麼搶貨物的問題,可凡是外出與三韓部落交易的貨物又經常被搶。
這讓一些商人損失不小。
同時,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張七九的注意。
這老是被搶,擱誰心裡能高興。
再三權衡,張七九將這件事交給了管亥,讓他去處理。
管亥心裡琢磨,半月時間訓練,新一批的新兵也是時候見見血了。
高多這段時間成長令管亥頗為滿意,這次帶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