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龜Rev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泰昌大明,魔法龜Revo,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罪除,民安的高呼發出後,行刑正式結束,囚犯被帶走。並披上保暖的外衣。
這時,烏雲稍微薄了些,高懸九天的烈陽雖然仍舊沒有穿破雲層,但他的光亮卻被無數冰晶反射蔓散開來。
天子走下觀刑臺,這時皇城凸角的百姓都以為儀式就此結束。而樓臺下的文武百官則感到疑惑,因為儀式結束之後,黔首及官員需要再次向天子行五拜三叩首的大禮,不行此禮,儀式就是不完整的。
而在承天門樓臺上的一眾高階文武官僚卻看得清楚。觀禮臺旁邊不僅放著劍架,還有一個安置玉圭的祭臺。
天子將刻著“除罪安民”的玉圭放到祭臺上,這代表“罪已除”、“民已安”。緊接著,天子戴上瓜形武弁,武弁服自此才算穿戴完全。皇帝頭戴的武弁和武將軍士所用的頭盔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將士的頭盔是布質並內藏鐵片、外裝鐵釘,而皇帝的武弁則以皮條折綴而成,外裝的鐵釘也被寶石取代。
禮部尚書徐光啟看到這一幕眉頭微皺,因為帽子和衣服分開穿的行為是未有先例的。
不過他什麼也沒說。天子嘛,口含天憲,沒有先例創造一個先例就是了。皇上沒有學嘉靖帝往自己的頭上戴綠色的香葉冠已經非常不錯了。
戴好武弁,天子又走到劍架前,將那柄寬厚的雙手禮劍捧起來。
天子回到觀刑臺,取下劍鞘,然後以雙手握住劍柄,將劍鋒對準觀刑臺上的卡口,然後重重地插了進去。
“奏樂!”
巨號再次鳴響起來,不過這次不是由遠及近、漸次加強,而是巨號齊鳴。早在第一次鳴號結束之後,鐘鼓司的掌印太監便按照事先的計劃,指揮著宦官扛著巨號來到皇城南牆上的預定位置,與這些巨號同來的還有鼓、金、金鉦、杖鼓、板等依仗專用的樂器。
咚!咚!咚!咚咚咚!......
鼓號之聲協奏共振,在瓦片上引發了小規模的雪崩。
這時,原本背對而立拱衛御道的大漢將軍們,整齊劃一地轉身朝向承天門樓,然後單膝下跪。
他們的舉動帶動了周圍觀禮的人,三千百姓面朝主君再次下跪,而皇城凸角外、錦衣衛拒馬內的民眾,則透過大明門兩開的門洞看見御道兩側的情形,亦不由自主地跪下了。
從眾效應在此刻發揮得淋漓盡致,沒有人下令要求跪拜,但皇城南牆外的數萬黔首卻再次齊跪。
“六合之內,皇帝之土!”恢宏的凱歌宛如天降。
“西涉流沙,南盡北戶!”
“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大明會典》載,皇城城牆周圍長三千三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約合二十一里。現在,西緝事廠全體官兵及御馬監勇士營合五千五百四十人,以每六尺一崗的站位,均勻分佈在整段城牆上。
在奏樂之前,除了南牆上的一千餘人,其他官兵一直在保持沉默,現在,剩下的四千餘人也加入到合唱之中。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聽到“六合之內,皇帝之土”的時候,司禮監的三位大太監便領頭下跪了。這樣一來,門樓上的文武高官又怎會不知這是一個頌聖的時刻。
但眾位大臣沒弄明白皇上這是在唱哪一齣,所以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直到五千衛士的仿天洪音唱到“功蓋五帝,澤及牛馬”的時候,方從哲才反應了過來:“這是......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是刊刻於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共四百九十七字,其中前二百九十八字用以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稱為“始皇頌詩”。
而皇城五千衛士方才唱的就是“始皇頌詩”最後的四十八個字。
“怪不得......”方從哲的呢喃被京師外城牆的驟響打斷了。
轟!安置在永定門樓上的大炮開火了!
“世世永昌!”五千衛士在“昌”這個字上拖出了氣貫蒼穹的長音。
緊接著,炮聲左右蔓延,安置在北京外十三門門樓上大炮發出了驚雷般的咆哮。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轟!給最後的唱詞伴奏的,是皇城四大門樓及各角樓上新置的大炮發出的龍吟。
炮聲震耳欲聾,但並未引發過大的騷動。因為唱詞、炮響都結束之後,從貫通中軸的人牆,到紫禁城牆、皇城牆,再到京師內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