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龜Revo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數學與天才,泰昌大明,魔法龜Revo,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極殿右廂房,申時二刻(下午3:30)

帝師孫承宗下課了。

之所以說孫承宗是帝師,是因為孫承宗同樣是朱常洛的老師。只不過朱常洛上孫老師課的時候,歲數已經很大了。

萬曆四十二年,孫承宗調任詹事府諭德,任太子講師。這一年朱常洛三十三歲。

從朱常洛把朱由校接走那天起,他就一直和兩個皇子一起上孫老師的課。雖然他只上半個時辰就會走,但他每天都來,風雨無阻。

朱常洛從不檢查兩個孩子的功課,因為這是孫老師和侍讀太監的工作,他只需要接收匯總上來的訊息就好。如果朱常洛因為課業的問題找上某位皇子,那就不是批評兩句能完事兒的了。

皇五子朱由檢體驗過一回。但皇帝對皇子的處罰倒也不是廷杖之類的變態東西,如果真上廷杖,那就不是體罰而是家暴了。

他命令朱由檢將落下的功課抄十遍,抄完才準睡覺。而在朱由檢抄書的時候,朱常洛也把朱由檢的功課抄了二十遍。這樣一來,朱由檢睡了他還沒睡。

“子不教,父之過”。有過就要受罰。

第二天,朱由檢被揍了一頓,不過揍他的不是父皇而是皇兄。

“吾師。”朱常洛掏出幾張紙遞給孫承宗。

“皇上,這些符號是什麼?”孫承宗是萬曆三十二年的榜眼,但他看不懂紙上的東西。

“阿拉伯數字。”朱常洛回答道。

所謂的阿拉伯數字實際上是印度發明的。傳到阿拉伯之後得到了阿拉伯人的改良。

最早的印度數字在公元8世紀就隨著“佛學東漸”傳入中國,但並未被接納。公元十三到十四世紀之間,改良後的阿拉伯數字由伊斯蘭教徒帶入中國,同樣未被採納。

明末清初,以徐光啟(天主教徒)為代表的明朝學者,開始大量翻譯西方的數學著作,但是書中的阿拉伯數字仍被視作外文而翻譯為漢字數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科學不等於技術,技術不等於實力。科學要變成技術再變成實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人們在選擇知識時,往往不以科學為準,而以實力為要。

跟我大唐比起來,沒有統一的天竺算什麼東西?

跟我大元、大明比起來,阿拉伯、歐羅巴這些海外夷狄又在地圖上的哪個角落?

中國很早就發明出了算籌、算盤這些在當時非常先進的計算工具,所以中國的工藝水平長期領先於世界。但領先的不會永遠領先,落後的也不一定真正落後。正是這些先進的工具,限制了中國數學的進一步發展。

直到十九世紀末,用數學“武裝”的大炮(彈道、火藥配比的精準計算)轟開帝制中國的大門,人們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早在一千年前就進入這片土地的科學方法。

“這是朕在文淵閣裡找到的。”朱常洛扯了個謊。他沒去文淵閣。

“臣不明白皇上的意思。”孫承宗疑惑道。

“朕想要推廣這套數字,以及這個名為‘四則運算’的算術。”朱常洛回答道。

“聖上可以下一道聖旨。但恕臣直言,這不會有用。”孫承宗直言道。

“為什麼?”朱常洛不解。

“因為沒地方用,用得上算術的地方都有算盤和算籌,人們不會因為一道聖旨就棄用它們,除非聖上派遣錦衣衛用刀子強迫天下人使用。但這絕不是善政,會出大亂子的。先帝朝的礦稅監之禍還歷歷在目啊。”

因為帝師的身份,孫承宗從來不在諫言的時候藏著掖著,有什麼他就說什麼。他也不像楊漣那樣說兩句就要跪一下。“而且臣不明白這種阿拉白算術有什麼地方比得上我大明的算術。”

“用這個算得快,還能直觀地保留計算過程,方便糾錯及核驗。還可以把能工巧匠靈感迸發時得到的技術創新保留下來,流傳後世。”朱常洛回答道。

“那便煩請陛下為臣演示一番。”孫承宗不信。

朱常洛衝朱由校招招手,說道:“哥兒,過來。”

朱由校本來想著回去後繼續他的木工活計,但看見父皇來了,就站在旁邊等著。看皇兄等著,跟班似的朱由檢也等著。

“兒臣朱由校、朱由檢拜見父皇。”兩位皇子走到近前跪地行禮。

“起來吧。”朱常洛點點頭。“你隨便寫幾組上萬的數字,然後用線把它們連起來。線上上寫加或減。”

“遵命。”朱由校拿起紙筆。在紙上寫下一萬九千八百四十三,十六萬八千四百五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神是怎樣煉成的

天下第七

飛星入命

大夢未成空

絕世三小姐:一舞傾城

夢紅昭

九劫道生

卓韋四郎

幽冥老祖貓的蝴蝶結

貓的蝴蝶結

國運:開局左擁右抱,只有我熟知劇情

規則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