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丙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仁風山調查》館首開放,發出突破令,火丙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頻及縣級媒體等,馬上發出影片和新聞報道:盤古山鎮“仁風山調查”新館首個對外開放日,不但有各地來研學的遊客,而且迎來中共GZ市委組織部、GZ市國資委全市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示範班,暨黨務幹部素質提升班近百名培訓成員的研學觀摩活動。
幹部們興致勃勃的走進“仁風山調查”館,在講解員劉老師的講解引導下,有順序地參觀了新開放的展覽館,瞭解了92年前(即1930年的4月22日)毛澤東同志在會昌聽取了中共盤古山特區官員劉義順等七人的彙報後,寫下了九千八百多字的《仁風山及其附近》調查報告,以及《對流氓和對農民武裝的策略》的歷史背景。
展覽館座落在盤古山鎢礦原工人文化宮大廳,館內史料詳實,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分為“前言、商辦時期、蘇區時期、官僚買辦時期、今日盤古山及結語”五大板塊。介紹了不同時期發生在盤古山的鎢砂生產規模、生產與革命鬥爭、紅軍生產量與運輸、鎢砂經濟對紅軍的巨大影響,豐產與建設等。市參觀團成員認真聆聽講解,瞭解了《仁風山及其附近調查》是毛主席唯一一次工業調查,也是早於《尋烏調查》和《興國長崗鄉調查》的一個調查。蘇區時期有1500名礦工參加了紅軍,經過三年來艱苦鬥爭和開採運輸,累計鎢砂生產鎢砂6800多噸,換得銀元620萬塊,創造蘇維埃政府總收益佔當年經濟總量70%,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養活了10萬紅軍。全體培訓班成員認真聆聽了講解員劉老師的講解後,紛紛感慨道:“沒想到百年工礦盤古山,蘇區時期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革命做出瞭如此卓越的貢獻。”
還有許多成員說:“更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毛主席與仁風山竟有如此淵源,親自把盤古山改名仁風山,還歷時三天,在時間異常緊張、條件十分艱苦和環境特殊的條件親自調查研究,寫了一份9800多字唯一工業調查……”
臨近中午,成員們走出“仁風山調查”館後,在於都黨校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有“布達拉宮”式美譽的盤鎢公司選礦廠參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