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丙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目標發現,發出突破令,火丙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評委老師和觀眾。在雷鳴般的撐聲後,擴音器裡傳來了打分的聲音,激動的心聽到,已進入第三名。
……
比賽在你追我趕的分數中降下帷幕,唱歌比賽閉幕式申站長代表祁祿鎮,領了鄉鎮組第三名的獎牌,以資獎勵。
第3章冒險探路
下午5點,忙完扶貧報表,等不及叫村裡嚮導,有著冒險精神的炳宣叫上張書記、文化站小申,從上嶺崗這邊,三人出發探路去。
根據住山腳下百姓指點,三人從繁茂翠綠的木子嶺樹叢叉路口上去,一段黃土路,緩緩的向上,到了路邊大滾石近頭,一級一級的石階映入了眼簾,十分原始,表面溜光。
“果然有石階路,這下好了,這長征路通了。”炳宣邊走邊激動地說。
“劉委員這麼激動,發現寶似的。”文化站小申應。
“對他來說,是寶,近段時問,老念念不忘走長征路,有了這條石階路,他不得天天走呀!”張書記嗆了句。
的確,自從上次和元領導走了鄧屋段小道,風光很好,也很原始,但沒有發現古驛道石階路,對外宣傳起來說是長征時紅軍走過,別人說證據呢?而有了這種千年石板路,說長征中紅軍走過,就不用那麼辛苦解釋了,只要是原來一直有的路,黨史已記載走過祁祿鎮,方向和位置對上,千軍萬馬來了,走官修古驛道正常,因為這是那個時代的交通公路,現在說的高速路……
石階路一直向上延伸,沿著木子嶺轉了一大大的弧形,上了山坳就斷了,有1.5米寬,古人把大小相近的卵石麻得嚴絲合縫,表面平整,技術水平高超。你看長年經雨水沖刷,整個路面突兀,也穩如磐石一般,自然排水還十分良好。路面更從下到上都十分完整,算下來足有1公里多。
山坳以過是荒田,沼澤連片,長滿細竹和野草,走了大概有一公里,路都寬大,百姓砍柴草、摘木子和種田等的山間大路,到了一叉路口,不知怎走了,這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為了保險起見,炳宣趕緊撥通了金沙村小袁書記的電話。
問清所處叉路已是全沙村地界,還告訴繼續走方向左側過坳下山,到金沙村不遠,大概3公里,且沒有叉路。
“只有繼續走,不走回頭路,實在看不見就叫他們來接。”
另兩人響應。
“申站長,你是女同志,走中間,不要被狼叼走了,我開路,張書記斷後。”
“啊!南方也有狼嗎?”
“有呀,前面那隻色狼。”
“哦。”
哦啥,你傻缺吧還是心知肚明,這是帶隊關心話語,年輕的90後聽不懂。
“那會害怕就拉著我或者張書記。”
“美得你們!我才不。”
路在腳下朦朦朧朧的,時隱時現,只好用手機照明瞭,轉過山坳坡筆直下降,下山了,這時山區夜裡四周涼嗖嗖的。
“啊呀!我掉坑裡了,趕快來救我。”
“是嗎,申姑娘和大地無縫擁抱了?”
前面拿燈一照,果然在路坎下,黑黝黝只露個頭,兩手伸出空中,上下揮舞。
炳宣笑著說,“誰剛才說才不呢,你看,大山聽見了,懲罰你。”
”快來抓著我,拉我起來吧,女人都說反話,大山沒聽懂。”申姑娘俏皮趕緊更正。
“好吧!大山見證。”
兩手緊緊握在一起,扭胯登腿,上面雄姿用力一拉,順利把下面的柔美拉了上來。
“你這麼沒用,會掉下去。不過還好,這麼輕,要吃胖了我就拉不上了。”
三人哈哈大笑!
“不是近視嗎?看不清。不然也掉不下去囉。還別說,我們這樣就像是走長征路吧。”小申一語道破。
的確,長征時有多少這樣年輕的男女,摸黑走在山道上,風餐露宿,飢寒交迫,遇到困難,危險相幫共度難關,才能走完漫漫萬里長征路……
“實實在在走長征路,不是好像。”炳宣糾正。
這時,一道白光照在路中間,同時傳來聲音。
“唉!你們是劉委員吧。”
“是。”
一呼一應,對上了,是自己同志。
走近,小袁書記說,“我和文書來接應,兩軍勝利會師。”
然後說,“太晚了,才叫你們走這段近的,不然,另一條才險峻,有小河,有石橋,有石階路。劉委員,張書記,還有申站長明天來走另一條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