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周娜的情事(四)
野塘閒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七章 周娜的情事(四),五行術士在都市的日常生活,野塘閒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周鐵讓周娜拿著自己的手機上前,圍著四個大花盆,反覆的拍了十幾張照片,就給顏博文發了過去。
電話裡面,很快就傳來顏博文爽朗又底氣十足的聲音。
“周小友,你又發現了什麼寶貝啊?”他語帶一絲羨慕。
每次周鐵都有撿漏的經歷,讓他都恨不得跟著他混了。
上次周鐵發現的褲帶筒,運抵錢家之後,他也被邀請過去品鑑。各方面因素都證明,確實是大開門的真貨無疑。
僅這是這些物件,大約就價值600萬,還是因為數量多。
他不清楚周鐵與錢家火玉的銷售情況,只是知道戴著周鐵贈予的這款玉墜,身體越來越好,冬春季節的感冒都不怕。
南方梅雨季節最是潮溼難耐,他隱隱知道是火玉的功效。
周鐵簡單說了,發現四隻一整套的六稜形明代青花人物故事花盆,當然沒有提及周娜,也沒說發現的地點。
“咦?”顏博文簡單看看,上面的釉面和紋飾讓他吃驚。
“明代嘉靖二十四孝人物譜青花花盆,竟然在這裡!這可是明代史料上有清晰記載的文物。”他發出一聲驚歎。
他也知道周鐵對古玩也就是一知半解,於是就解釋道。
“明後期的著名史學家王世貞,有傳言說是金瓶梅真正的作者。他在《觚不觚錄》曾經描述過這套花盆,並且記錄了它的去向,嘉靖三十三年賞賜與沐王府,後不知所蹤。”
周鐵聞言環視了一下破敗的院落,還能看出當年的光景。
他不確定,這家院子以前的主人是不是知道大花盆的來歷。或者是淘換,或者是買來的,肯定不知道花盆珍貴吧。
明朝以後的數百年,始終都是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發生什麼樣的事兒,都是能理解吧。如果不是周鐵偶然到這裡,可能一個小變化,這些明朝的古董就變成瓦片了。
想到這裡,周鐵又讓周娜扶著他四處轉轉,也沒有別的發現。就是看到偏房的位置以前是廚房,還保留著舊式鍋灶。
廚房中佔地最大的是那口地鍋灶,樣式很普通,高高的煙囪到屋頂時有個折彎,當初這是為了防雨的設計。
老舊的鍋灶許久不用,已經沾滿了灰塵,不能再用了。
他東張西望,也沒有發現新奇的東西,哪怕是當年放碗筷的櫃櫥,稍微注意了一下,快散架的木頭也是常見的松木。
周娜還沒有意識到大花盆的珍貴,只當是周鐵很少到農村來的好奇舉動,隨著他走動,怕他走累了,就想讓他坐下。
這時候,周鐵發現在鍋灶後面爐膛位置,與地上凌亂堆放的木柴一起,還有一隻木凳,樣式明顯不同於北方的板凳。
他拄著木棍,讓周娜過去拿起來,遞給他想要端詳一下。
“死沉呢!”周娜說了一句,小的時候,她就是坐在這張小板凳上負責給鍋灶燒火,那時候與她嬌小的身高合適。
後來都改煤氣罐了,也沒地方去找柴火,也就很少用。
周鐵接過來,在手上一顛,果然是重量很壓手。以他淺顯的古董知識,就能判斷出來,這肯定不是普通的木料。
從樣式上看,周娜家竟然用花梨胡凳做燒鍋用的板凳!
“拿著吧,估計這會很貴呢!”周鐵說了一句,就讓周娜拿著,他自己仍舊是拄著木棍,兩個人就走回了前院。
坐定之後,周鐵不由的在心裡暗暗感慨。周娜母女這明顯是身有寶物而不知啊!僅僅是那四個大花盆,就值很多錢。
而母女二人,卻十幾年始終過著貧寒的生活而不自知。,
當然了,哪怕大花盆確實是明朝真跡,也是福禍難定。
如果沒有周鐵的保駕護航,只憑她們母女二人。從鑑定到被收購,或者是上拍,這一道道關口,都是吞噬的大嘴吧。
普通人稍不注意,完全就有可能被忽悠,甚至被掉包。
想到這裡,周鐵也不點破大花盆的價值,打算等他腿傷痊癒,回去之後,再開車過來,先移栽玉蘭樹,再搬花盆。
賣花盆的所得,他自然也會用在周娜母女身上,甚至還會理所當然的增添一部分,讓她們今後的日子過得更好。
他怕周娜知道後,立即提心吊膽起來,肯定就會張羅著把花盆搬到屋裡保護起來,那麼高大的玉蘭樹,屋裡也放不下啊!如果幹脆就鋸斷,太可惜了,對於玉蘭樹說也不公平。
再說了,這件事兒摻雜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