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無聲的對抗
千年後的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無聲的對抗,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後的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簡直是說到了朕的心趴上,就連嚴嵩都沒你這麼懂朕啊!
一旁,朱瞻基和兒子朱祁鈺卻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都知道文官集團在整個明朝十分的猖獗,但是卻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惡劣啊。
甚至可以這麼說。
在整個明代官修的史料中。
凡大臣,10個裡面有9個都是好的。
凡皇帝,10個裡面有9個都是壞的。
凡太監,10個裡面有9個都是壞的。
皇帝和太監這兩個職業是有毛病,還是有詛咒?大臣這個職業是有buff?
正常好人,壞人的比例就按規律也是50對50%。
如果按儒家那套理論,那得是80%好人,20%壞種,你說太監壞,很多太監也是窮苦孩子出身吃不上飯,不得不進宮。
自從明宣宗改革後,從小也要在內書堂上課,讀的也是孔孟之書。
一個個培養出來就90%都是壞種?
皇帝一個個從小也是四書五經的讀,還都是大臣當的老師。
教出來也是個頂個的壞?
稍稍想想都知道,這其中絕對大有貓膩。
皇帝想集權,文官想分皇帝的權利。
皇帝想收稅,文官想特權免稅。
皇帝想官營,文官背後的家族想私營。
這些都是鬥爭的重點。
文官內部當然不是鐵板一塊,但是涉及到全體文官的政策,文官自然會集體對抗。
可以說,嘉靖的不上朝,本質上也是一種與士紳官僚集團之間的對抗。
顯然,在當時是產生了一定成效的,可惜,並沒有徹底改變這種過度扭曲的局面。
以至於到明末之時,崇禎上位後,已經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