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後的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太后勸降說,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後的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爾袞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風流成性的她在入關前色誘洪承疇,也就不在話下了。

而崇禎也是對這個故事最為滿意。

且不管是真是假,可“太后誘降說”對洪承疇的“殺傷力”極大,作為一個飽讀詩書的儒士,以傳統道德而論,好色、濫情是最令人不齒的汙點。

如此一來,洪承疇不僅背叛了民族大義,即使個人品性、道德人格也極其卑劣,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無恥小人。

“太后誘降說”流傳甚廣,以至後世仍是“主流”,並由此演繹出“優人誘降說”等其他民間傳說:洪承疇喜好男寵,便以優人加以引誘,因之失節。

總之,對於這些故事的流傳,崇禎那是一向喜愛。

畢竟個體生命多活幾年或少活幾年,在人類洶湧的歷史長河中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不在數量的多少與時間的長短,在乎質量的優劣與品格的高下。

然而,洪承疇面臨的卻是自己無法掌控、難以擺脫的兩難境地——生不容易死更難。他想死,明朝也希望他為國捐軀,可清廷卻千方百計地想讓他活下去,當然是換一種活法“革心洗面、棄明投清”為清朝而活。

這種“活”是有條件的,是有所付出的,必須以突破底線、背叛道義、放棄信仰、出賣靈魂為代價。

這就考驗洪承疇的修煉與功夫了,如果他堅如磐石、威武不屈,就能流芳千古,譬如史可法,不管個人能力如何,可卻保留了漢人最後的氣節。

而如果他意志薄弱、貪圖榮華,就會墮入深淵。

結果世人皆知,他沒能經受住考驗,最終變節降清,多活了二十三年。

洪承疇個體生命的延續,所導致的一個嚴重後果,便是漢人的血雨腥風與整體沉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紈絝到底

我是鍵盤傳說

魔法世界見聞錄

七大罪

修仙少年的逆襲

深海泥鰍

回到大明做美夢

耶斯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