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朱高熾點醒趙匡胤,崇禎欲回明末
千年後的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朱高熾點醒趙匡胤,崇禎欲回明末,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千年後的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越來越嚴酷的環境也導致他性格缺點無限放大,每一個失誤都被大家看在眼中。
崇禎就是這個問題。
他登基後面臨的難題可不小:
關外有了一個組織力和軍事力都非常強勁的國家,且此時已經開始向封建集權帝國過渡。
內部農民起義達到建國後從沒有過的烈度。
軍事制度和軍事保障制度積重難返。
衛所兵戰鬥力急劇下降從正統年間就開始,屯田破壞也是這個時期就逐步開始,
衛所兵逃亡漸多導致兵源不足,從而充軍增加,兵員流氓化至少萬曆年間已經很嚴重了,洪武初年的充軍罪有22項,而萬曆年間已經243項,靠各類罪犯及其家屬充塞軍隊。
記功制度僵化從景泰到成化年間就定型了。
不適宜大兵團作戰的家丁模式在嘉靖年間就已經制度化了。
財政問題嚴重,明朝財政制度從建國開始一直有比較混亂的問題,單就軍需方面說,萬曆年間軍隊欠餉情況就開始普遍,天啟末年已經做到戶部和內帑雙白板了。
大兵團連續全軍覆沒。
蒙古問題徹底崩壞。
官員幾乎沒有務實氛圍。
在這種外部形勢嚴峻、內部情況複雜、朝堂氣氛嚴重歪曲、民間生活日益困難的大前提下,崇禎的所有能力不足和性格缺陷都會被嚴重放大化。而結果的嚴重又會促進崇禎本人的激動,造成更嚴重後果。
所以可以說崇禎不是力挽狂瀾的中興之主,但他也是放在古代皇帝裡普通的庸主。
這種庸主很多,誰遇到局面徹底崩壞時候誰倒黴。
而崇禎有幸遇到明朝二百年積累問題總爆發,特別是趕在自己奇葩爺爺和哥哥之後,自然是倒黴蛋中的倒黴蛋。但你要他擔負明朝滅亡的主責,那確實過於苛責了。
經過了薑餅的一番開導,崇禎忽然提出,自己想回崇禎十七年,也就是1644年看看。
從他自縊當天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來月的時間,雖然從史書中瞭解了不少的情況,但崇禎還是想親自回去,看看在闖逆的治理下,京城變得如何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