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埋名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大戰一觸即發,重鑄山河,隱姓埋名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他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高價收購三晉大地的糧食等物資。並對外放出訊息說,三晉大地的糧食好吃,營養全面,吃了對身體有好多益處等等。目的就是減少三晉大地的存糧。造成三晉大地糧食緊缺,然後讓三晉大地的百姓人口外流。
然後派出大批的王府人員,去收購三晉大地的糧食。剛開始還很順利,收購了大批的糧食,可是後來,有一些商人準備從中牟利。李玉青一看糧食也收購的差不多了,就趕緊暫停了糧食的收購計劃。
而外地運來的糧食只能賣給當地人了,但是畢竟是從外地運過來的,價格肯定比市面上高處不少,很多百姓無糧可吃,沒辦法,只能拖家帶口的逃荒去了。
而幽州經過這幾次的宣傳,儼然成了百姓們逃荒之地的首選,一個個百姓爭先恐後的來到幽州,生怕來晚了,就沒有好處了。
李玉青也是來著不拒,只要來到幽州就想辦法,給他解決土地的問題,有的還送往草原。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兩個月時間過去了,幽州府境內所有的路都修好了,各個寬敞整潔。讓人看了心情舒暢。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們出行都方便了許多。很多商品的價格因為道路的暢通,也比別的地方下降了不少。
更有一些商人說道,他們走南闖北,去過那麼多地方,還從來沒有哪個地方的路修的如此的寬敞。這對他們商人來說,簡直就是天堂。所以很多商人都來到了幽州定居。
而從三晉大地過來的百姓還在增加著,這段時間,李玉青簡單統計了一下,整個幽州,百姓又增加了30多萬,這還只是百姓,還不算上商人。加上商人,估計還得增加一兩萬人。
李玉青看到,既然修路有那麼多的好處,就接著給幽州知府下令,幽州府內各個縣城,也要抓緊修通去往縣城內主要的道路。
並且他還有一個大膽的計劃,就是從幽州的北部,修一條直達草原的大道,並且還要建立和完善沿途的各個設施,包括驛站,旅館,護路隊等。
所以他回到王府,就開始計劃這個事情,當然了,所有的開銷都由王府來負責。
計劃好了以後,李玉青讓管家貼出告示,積極羨慕農閒的農民前去修路。這些事情他交給管家以後,他就不再過問了,現在想著,也該去試試三晉大地突厥人的實力了。士兵們經過這幾個月的訓練,戰鬥力也增長的差不多了,該行動了!
而且從黃毅送來的各個訊息來看,現在三晉大地突厥人的內部,矛盾正在不斷的增加著,他們佔領三晉大地以後,隨著大單于回到草原,幾個將軍就失去了進取心,整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且而且對百姓們也是強行搜刮,勞役不斷。並且兩個將軍之間也為了爭取地盤,而發生了一些不愉快和摩擦。
至於部隊的戰鬥力就更不要說了,他們已經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整天盡情享受了。在草原他們每天要放羊,要跟著羊群不停地轉移駐地。現在每天小酒喝著,三晉大地的美女伺候著,一個個吃的大腹便便。
李玉青知道機會來了,就讓高正帥通知葉廣林,隨時做好戰鬥的準備,並讓屠志強做好準備進攻草原大單于的準備,以牽制突厥人的主力部隊。
隨後讓撫遠軍的將軍,孫連城,帶著4萬撫遠軍前往幽州和三晉大地的邊境,陳兵那裡,然後和葉廣林來個南北夾擊,徹底消滅三晉大地的突厥人。
這邊李玉青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但是突厥人那邊還在溫柔鄉里呼呼睡著大覺呢。
李玉青一看,就知道三晉大地的突厥人徹底墮落了,沒想到他們墮落的那麼快,這才不到一年時間啊。不過話說回來,想想也是啊,自古以來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草原上突厥人,以前在草原上整天風吹日曬的,放牧著牛羊,然後不停地搬家,居無定所。而且天氣嚴寒,物資匱乏,哪裡像中原大地啊,物產豐富,氣候宜人。而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原女子,可比草原女子水潤多了。要不然歷代草原民族都是集中力量南下,肯定是有什麼吸引他們的。要不然他們吃飽抻得慌啊!
也難怪這批三晉大地上突厥人,墜入溫柔鄉,這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啊,這次終於佔領了,可不得好好享受一番嘛。而且現在三晉大地的老百姓也比較老實,反抗的也都被他們殺了不少了。所以他們也有資格享受一下勝利的果實了。
李玉青一面調兵遣將,一面派人去三晉大地和突厥人商量著通商的事情,而且誠意十足。為的就是麻痺突厥人。好讓他的損失降到最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