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姓埋名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攻打太原,重鑄山河,隱姓埋名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突厥人開始渡河,左右路兩路大軍也開始不斷的向著梁塬而來,不斷的縮小包圍圈,而梁塬下面計程車兵也沒有閒著,趁著這個機會不斷的爬上樑塬。至於隱藏的地道里計程車兵,那就更不要說了,一個個像雨後的春筍一般,一個個的都出來了,隨後到達自己的指定位置,做著緊張的準備。
等到突厥軍隊剛渡河結束,趁著突厥軍隊立足未穩之際,孫連城準時發出訊號彈。騎兵隊,進攻!”隨著騎兵將領的一聲令下,官兵們駕馭戰馬全線出擊。陽光下,戰刀揮舞,馬蹄生風,鬃毛飛揚,鋥亮的戰刀折射出一道道寒光,騎手的殺喊聲、疾馳的馬蹄聲響徹大地,讓人血脈僨張……那磅礴的氣勢,彷彿再一次提醒人們:這是中國的土地,不是你們這些突厥人能夠染指的。左右路兩路大軍的騎兵迅速衝擊著突厥人的隊形,寬展的平地上,龐大的騎兵隊彷彿黑潮漫堤般一層層奔騰而出,波浪駭人、鋪天蓋地踏裂、震碎了平地。隨著騎兵一次又一次的來回衝擊,整個突厥軍隊頓時亂做一片,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更有許多士兵慘死在馬蹄,戰刀之下。隨著騎兵不斷的衝擊,整個突厥軍隊死傷慘重,突厥將領冷靜下來之後,趕緊命令突厥軍隊迅速向著梁塬攻擊,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上了梁塬,才擺脫被騎兵追殺的噩夢。所以剩餘計程車兵開始人流湧動的向著梁塬而來。而塬上的孫連城早有準備,開始不停地往塬下扔著滾木,石頭,火把。然後一排排弓箭手,不停地向著塬下射擊。隨後左右兩路的步兵也開始在外圍不停地砍殺著想要逃出戰場計程車兵。眼看包圍圈已經形成,孫連城立即下令,後備部隊全部壓上去,隨著後備部隊的壓上去,整個戰場成了單方面的屠殺,不到兩個時辰,整整五六萬突厥人就死傷殆盡了。僅僅有數十人跳到河裡,僥倖逃脫,而且渡河的過程中也有不少人直接就被湍流不息河水沖走了……
經過一天的廝殺,戰鬥終於結束了,孫連城命令部隊趕緊打掃戰場,然後就地安營紮寨,好好休息一晚。經過統計這次戰鬥基本上全殲了突厥人,只有少數人跳河逃走了,剩下的全部都戰死了。而孫連城這邊也有不小的損失,戰死五千餘人,受傷七八千人,馬匹損失上千匹。等整個戰場打掃完成之後。孫連城就在塬上安營紮寨,好好的休整一下。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孫連城一邊救治傷兵,一邊處理突厥將士的屍體,趁著讓將士們好好的休整一下。等休息了三天以後,他就命令部隊,開始啟程,向著太原城而去。
高正帥這邊也收到了孫連城的訊息,現在北面的敵人已經徹底消滅乾淨了,可以全力以赴的進攻太原城了,隨即就下達了準備攻擊太原城的命令。太陽初升,大霧尚未消散,沉寂數日的幽州府軍隊出動了。隨後南路大軍首先發起了對太原城的攻擊。隨後一天東路大軍也加入了攻擊太原城的步伐。最後孫連城帶領著北路大軍也加入了攻擊太原城的行列中來。整個太原城都受到了猛烈的攻擊。
首先是南路大軍,中央步軍三萬,兩翼騎兵各是一萬萬,總共五萬紅色衣服大軍,便如秋色中的楓林,火紅火紅。
一陣嘹亮勁急的號角,突厥軍營壘的大軍隨之出動,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陣勢彷彿與幽州軍大體相同。這是兩支實力堪堪抗衡卻是風格迥異的大軍:且不說幽州府軍持闊身長劍,突厥大軍則彎月戰刀,兩翼騎兵更是不同。驟然之間,突厥軍鼓聲號角大作,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突厥軍兩翼騎兵率先出動,中軍兵士則跨著整齊步伐,山嶽城牆般向前推進,每跨三步大喊“殺”,竟是從容不迫地隆隆進逼。與此同時,群均淒厲的牛角號聲震山谷,兩翼騎兵呼嘯迎擊,重甲步兵亦是無可阻擋地傲慢闊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捲而來。終於兩大軍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響徹山谷,又如萬頃怒濤撲擊群山。長劍與彎刀鏗鏘飛舞,長矛與投槍呼嘯飛掠,密集箭雨如蝗蟲過境鋪天蓋地,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顫抖!
這是兩支戰鬥力最為強大的鐵軍,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績,都是有著慷慨赴死的猛士膽識。鐵漢碰擊,死不旋踵,猙獰的面孔,帶血的刀劍,低沉的嚎叫,瀰漫的煙塵,整個山原都被這種原始搏殺的慘烈氣息所籠罩所湮滅.....
太原城外,熊烈戰火升起的濃煙,滾滾著瀰漫了整座城池。那風中獵獵招展的大纛旗,已然殘破襤褸,似乎頃刻間就會墜落。遠處田野裡更是死屍伏地,血流不止,卻無人向前清理,濃濃的血腥味與汗氣味相互夾雜著,充斥在空氣中,刺鼻難聞。戰爭,卻依然持續。嘹亮的嘶喊慘叫,動人心絃。太原城內的突厥軍兵士健碩的身影,如波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