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大風,霜華刀,周敬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風呼嘯,軍旗獵獵作響。譚德站在城牆,望著南邊蕭瑟的官道,默不作聲。
“父親為何親自巡城?交給我做就是了。”
譚德沒有理會身後的長子譚攸寧,彷彿什麼都沒聽見。
“京城傳來訊息,公主已經進京,太子宋澤浩親自到城門迎接,替她牽馬一路送進公主府。”
“那個劍客呢?”
“死於張仁之手。”
“查出來了嗎?”
“線索都斷了,連個姓名都沒有。沒人可以查出來。”
譚德慢慢往前走,身上的禮甲叮噹作響。
“你小瞧了皇上的皇城司,也小瞧了太子府的不良人。”
譚攸寧快步跨到譚德身邊,“我已經動用了能用的斥侯,江湖中人也用了,還是沒查到。”
“太子府的暗樁可以救出公主,並千里迢迢送進來,你做得到?”
譚攸寧語塞。
“你還太嫩,不如你同齡的太子遠甚。”譚德停下來,盯著兒子的眼睛。“你弟弟譚攸興就是個不學無術的蠢貨,家族興亡在你一人,不要讓我失望。”
“是。”
“讓你去查,只是向太子表明立場。就憑你也能查出來,那太子之位他就坐不穩。”
“是太子乾的?”譚攸寧大吃一驚。
“你是真的蠢,這種問題都問得出來。古羅單于是個畜生,宋宜嘉在他身邊能活多久?太子要殺她,什麼都不用做,把她丟在草原就完事了,何必興師動眾冒這麼大風險?”
“那是誰幹的?”
譚德沒有回答,眼神有些黯淡。
“還有別的訊息嗎?”
“李聰戰死了,臨死前認了李季安做義子。李季安入府後被封為公主府典軍,卻不在公主府。”
“在哪裡?”
“弘文館。”
“崇文館才是張仁的地盤,他在弘文館幹什麼?”
“聽說每天干洗碗拖地的雜活,張仁已經離開京城,前往龍虎山靜修。”
“金蟬脫殼。”
“什麼?”
“崇文館隸屬太子,張仁急於脫身,又將李季安送入弘文館,為什麼?”
“弘文館隸屬門下省,也就是皇帝直屬,難道是皇上和太子之間有嫌隙?還是太子要奪權?”
“不要草木皆兵。只是在對待公主一事上,父子的意見大有不同。”譚德覺得有些累。
“張仁為李季安築基,又不收他做弟子,又將他送往弘文館,”譚攸寧道,“難道是在佈置暗子?”
譚德有些欣慰,點點頭。
“不收徒,又離開京城,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譚攸寧恍然大悟,“可是李季安的底子我查過了,很乾淨,不會是太子的人。”
“以前不是,現在是了。你可知築基的恩情有多大?”
“知道。”
“張仁的恩情,就是太子的恩情。”譚德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放長線要有足夠的耐心,太子是個很耐心的人,你要好好學。”
“太子既然在皇帝身邊佈置暗子,那我們身邊……”
譚德的臉上終於有一絲放鬆,“勘破迷霧,當然是為了給自己找出路。官爵、錢財、情報等等我們追求的所有東西,歸根到底還是為己所用。你能想到身邊之人,還是很有悟性。一座大將軍府,長史、司馬、參軍、監軍、副將、都統、都尉等上百人,有幾個是真正的自己人?太少了。有多少暗子?太多了。當將軍,若是隻管上陣殺敵,豈不太輕鬆?真正累的,是如何應對朝局。我們握有兵權,有多少雙眼睛盯著,放個屁都能直達天聽。讓你萬事小心,如履薄冰,你以為只是說說而已?我們的每一步,都是踏在懸崖上的。”
“父親辛苦。”
譚德搖搖頭,“想輕鬆,解甲歸田當個農夫就可以了,你們願意嗎?”
看到兒子有些尷尬,譚德笑了笑,“何必為難,我也不願意。話說回來,公主遇刺一事,你還是要查,但是不急。我們回家看看吧,好久沒回了。”
“是。”
兩人沿著路慢慢往回走。邊境城塞不比京都繁華,但綏遠乃軍事重鎮,從內地徙民數十萬來此,又有邊軍主力駐紮,加上往來客商,其實不算荒涼。譚德父子回到將軍府中,脫去沉重的禮甲,頓覺輕鬆不少。
“譚攸興呢?”
“在營中,還沒有回來。我去叫。”
“不要,他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