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八十三章 坦克,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巔峰。
他終於長長舒了一口氣,既然敵方沒有靈臺,那就該他大顯神威了。
“沖垮他們。”
隨著一聲令下,靈臺戰車衝向戰場,砍證道就是一回合一個,眼見莒軍右翼戰車就要潰敗,史官趕緊調配兵力抵擋靈臺。
靈臺一人可以視作數千援軍,所以史官將攻擊重點從被包圍的血人轉移,多餘人手全部抽調過來對抗靈臺。
而靈臺的強勢加入,也讓本來將要潰敗的血人士氣大振,再加上與之對抗的莒軍被抽走,竟然反壓制了莒軍。
原本是莒軍抵擋吳軍大部,然後包圍擊潰其主戰力血人,現在反而變成了各路劣勢的多線作戰,步步後退,最終三線合併,成為防守態勢。
唯一的問題在於,沒有人能真正防住靈臺的進攻。
如果說戰車是重騎兵,那靈臺的戰車就是坦克,完全無視步兵的陣型,在莒軍中隨意穿梭,長戟揮舞一次便有十幾顆人頭落地,有時揮舞的角度不同,也只是殺人多少,斬首與腰斬的區別,二段鳳舞遇到靈臺的車戟也毫無作用。
凡人軍隊在靈臺看來就如同一片麥田,由於數量太多,收割起來有些費時而已。
但即便是麥子,也會用麥芒反擊,劃傷農夫的手指,更何況莒軍不是如草芥一般無力反抗的凡人。
哪怕被鳳舞強化,單個莒軍或者十幾二十個莒軍,在靈臺面前依然不堪一擊,所以要對抗靈臺,就必須集中數百上千人的力量。
靈臺的戰車只有那麼大,與其近戰的莒軍怎麼也不可能超過一百,但是人類的攻擊手段不止有劈砍。
隨著一聲鼓響,密密麻麻的箭矢飛射而來,在鳳舞的加持下,箭矢的威力翻了幾倍,其上的火焰更是能灼燒靈力,將戰車的防禦打得不斷閃爍,在暴雨般的箭矢中,靈臺也不得不放棄攻擊,全力維持防禦。
史官調集了莒軍中最精銳的射手,與五百祝軍組成一千多人的射擊軍團,以擂鼓聲為令,齊射靈臺。
他的本意只是消耗靈臺的力量,阻礙其攻擊,沒想到齊射的殺傷力比預想的更加猛烈,竟然差點選潰了戰車防禦。
全軍振奮,他立刻擂鼓,一鼓取箭搭弓,二鼓張弓瞄準,三鼓齊射。
靈臺大驚,想要逃離射擊範圍,但在莒軍中跋涉,速度根本快不起來,只能硬著頭皮接下無法避開的箭雨。
然而這一輪攻擊的殺傷力卻比預想著小得多,只消耗了些靈力,並沒有被擊穿的危險。
吳軍靈臺不明所以,史官卻立刻想到了原因。
祝軍沒有參與第二輪射擊。
重弩的殺傷力是犧牲射速換來的,跟不上三聲擂鼓的射擊節奏。
若是按照重弩的射擊節奏,便浪費了弓箭的射速,史官當機立斷,將祝軍的指揮權交還祝平炎,讓他根據情況自行射擊,然後按照三聲擂鼓的固定節奏繼續指揮弓兵。
就算沒有重弩參與,弓兵的射擊也不是毫無作用,消耗靈臺的靈力,阻斷其攻擊節奏,這不正是史官最開始的計劃嗎。
擂鼓齊射統一了弓兵的射擊節奏,但也降低了射速,所以三輪之後,祝軍的重弩便上弦完畢。
祝軍沒有跟隨鼓點,外側士兵還可以觀察莒軍行動猜測,內側士兵則完全不知道這是第幾聲鼓,也就不知道該做什麼。
於是祝平炎便跟隨著鼓點揮舞令旗,二聲鼓時令全軍舉弩瞄準,三聲鼓時令全軍射擊,讓祝軍與莒軍可以同時射擊。
經歷了前幾輪的消耗射擊,吳軍靈臺有些放鬆警惕,而且此時他就要殺穿軍陣,一旦沒了束縛,莒軍的箭雨就再也無法威脅到他。
所以他沒有全力防禦,而是繼續攻擊,殺退面前的莒軍。
五百重弩後發而先至,出其不意的擊穿了防禦屏障,在靈臺錯愕中,莒軍的數百箭雨落在戰車上,車上的三人與四匹戰馬都被射成了刺蝟。
靈臺拂去盔甲上的箭矢,駕車繼續前衝,箭雨不辯敵我,戰車周圍的莒軍也同樣被射擊,戰車終於衝出軍陣。
靈臺本人並沒有受傷,他的左右也只是皮外傷,四匹戰馬傷得重些,也不妨礙戰鬥,唯一的問題就是戰車防禦被破,短時間內無法恢復。
他看向莒軍的弓兵,如果能把這些弓兵衝散,勝負便已註定,只是風險太高了。
以靈臺戰車的速度,他在四周掠陣,莒軍弓兵根本無法射中他,但若是直衝向弓兵,就必然要迎接弓兵的箭雨。
他暫時還沒搞清楚莒軍的箭雨為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