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三十七章 突圍,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早就制定好的戰術,再配合二級老兵的紀律性,祝騎在快速機動的同時已經調整好了陣型,沒有一絲停頓的直接出擊,瞬間就已經撞進了血人的包圍圈。
在鳳舞的加持下,靈馬的速度暴漲,每一騎都像是一顆高速滾動的巨石,即便是血人也被撞得骨骼碎裂,若不是戰馬胸前浮現的羽毛紋路,恐怕連戰馬本身也無法承受這樣的衝撞,等待二段鳳舞的決定非常正確。
第一排的騎兵幾乎是以蠻力穿透了五層步兵陣,最終還是停了下來,長槍已經碎裂,只能抽出馬刀劈砍血人。
後面被撞的血人剛要爬起來圍毆前排騎兵,第二隊騎兵衝撞而來,接著是第三隊、第四隊、第五隊……第一排騎兵身後的血人在這一輪輪的衝殺中死傷殆盡。
這次的目標是攻擊薄弱點潰圍,當然不可能像上次那樣鋪開來牆式衝鋒,採用了鋒線更小,縱深更厚的錐形陣。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相比於牆式衝鋒,錐形陣其實是更保守的陣型。
就像之前談論陣型時說的,鋒線代表戰陣的殺傷力,鋒線更大的牆式衝鋒能最大化騎兵的殺傷力,代表著橫推一切的決心與信心。
與之相比,錐形陣則有些底氣不足,意圖只是擊穿陣型。
一百多騎兵攻擊一千血人,這不保守就是在送。
步兵交戰時,幾乎都會擺出和對方鋒線相同的陣型,區別只是各部分縱深不同,這是因為步兵殺傷力只在鋒線上。
而騎兵則不同,騎兵能憑藉衝擊力嵌入步兵陣,這使得後排騎兵依然能進行有效殺傷。
不過這當然是有盡頭的,當騎兵衝擊範圍內的步兵都被消滅,後排騎兵面前只有友軍的屁股,要麼減速停下,充當後備力量,要麼就轉向兩側衝鋒。
這就導致本來列陣衝鋒的騎兵會逐漸形成山字形,也就是錐形陣。
最理想的錐形陣應該擊穿步兵陣型,前排騎兵繼續向前,讓後排騎兵能夠維持奔跑狀態,持續撕裂步兵陣型。
但實際情況往往不會如願,騎兵們不得不面臨嵌入步兵陣中,以低速狀態與步兵近戰廝殺的境地。
所以才會有騎兵不裝備長槍,只裝備骨朵之類近戰武器的情況。
騎兵相比於步兵有很多優勢,但其實也有劣勢,那就是騎兵的密度遠低於步兵,即便騎兵貼得再緊,同等鋒線內,步兵的數量也遠高於騎兵。
騎兵一旦無法發揮速度優勢快速脫離,不得不以低速狀態與步兵近戰廝殺,這劣勢就會暴露,往往是兩個步兵攻擊一名騎兵。
若是攻擊垃圾步兵還好,騎兵的裝備一般都很好(遊牧騎兵除外),一打二也不是不行,更何況垃圾步兵往往一輪衝鋒士氣就崩了,騎兵追擊潰軍是什麼樣子,應該也不需要多說了。
但如果是衝擊精銳步兵陣,騎兵全身鐵甲,步兵也全身鐵甲,騎兵氣勢洶洶,步兵也絲毫不懼,那一旦陷陣就得涼涼。
面對這種步兵,騎兵的策略就是拉扯,像祝平炎這樣拉扯亂步兵陣型,然後從薄弱點破陣,萬一步兵巋然不動,那騎兵也只能放棄進攻,就算一定要進攻,也是下馬結陣和對面死戰。
所以祝平炎的選擇沒有錯,他也確實扯亂了血人陣型,無奈血人實在太多,祝騎依然沒衝進去。
好在二段鳳舞強化了祝騎的防禦力,不會再像上次那樣挨一爪就重傷。
但是面對血人這樣幾乎不死的怪物,一打一都很吃力,一打二更不可能有勝算,祝騎只能依靠戰馬強大的力量緩慢推進,不時就會有騎兵被拉下馬。
面對祝騎不斷出現的減員,祝平炎卻面色不變。
純騎兵軍隊面對紀律嚴明的兵陣,下馬戰鬥也算是一種常規戰術,但實際上騎兵下馬的案例雖然有,卻終歸是極少的。
因為騎兵沒有必要硬啃堅固的步兵陣,完全可以拖住對方,等待己方步兵趕來。
歸根結底,單一兵種作戰是落後且不合理的戰術,只能用來虐菜,多兵種配合才是王道。
而騎兵與步兵配合的戰術,最出名也最常用的應該就是砧錘戰術了。
簡單來說,砧錘戰術就是以己方重步兵為砧,騎兵做錘,夾擊敵方步兵。
祝平炎打的其實就是砧錘戰術,他在等砧發力。
包圍圈內作為砧的步兵數量比騎兵還少,發力卻異常兇猛。
一輛戰車從天而降,把騎兵們面前的血人砸成肉醬,接著左右橫掃,便清理出了一大片空間。
兩道血牆升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