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二十六章 鳩佔鵲巢,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類的進步表面上看好像就只是工具的進步,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再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每次一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其實國家管理的制度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從部落走向國家,從封建國家走向大一統,每一步都是巨大的變革。

對於重視血緣的部落,世襲貴族便已經能管理國家,但是國家與貴族的區別就是要拋棄血緣的隔閡,在春秋戰國那個不變強就會被淘汰的年代,人們很快發現世襲貴族的缺陷,官職不再世襲,血緣政治淡化,官僚體系逐漸出現。

秦始皇推行郡縣制以代替分封制,但郡縣制並不是他建立的,而是長時間政治演變的結果,在戰國時期各國都已經開始實行郡縣制了,任何一國統一都有很大可能廢除分封制。

秦始皇構件了大一統這間宮殿,但他用的每一塊磚石皆來自前人。

自秦始皇以來,華夏的政治演變就是從封建走向中央集權,而隨著中央的權利越來越大,皇帝的任務越來越繁重,於是從三公之中誕生了丞相。

丞相分擔了皇帝的壓力,但是也限制了皇帝的權利,於是之後丞相也被廢除,出現了內閣,出現了軍機處。

兩千年的帝國發展史,讓這臺國家機器越來越精密,周朝的政治制度與後世的大一統王朝相比,就如同石器比之鋼鐵。

周天子雖然名義上擁有全天下的土地,但是他無法有效管理這麼大的土地,所以必須封分諸侯,讓諸侯去管理,諸侯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再封士,最簡單粗暴的層層管理模式。

周天子並不清楚各個諸侯國內的具體情況,所以諸侯國逐漸失控,周天子逐漸變成一個比較強大的諸侯國,之後一代不如一代,春秋還有人喊尊王攘夷,到了戰國已經沒人在乎周天子了,各個諸侯國紛紛稱王,周天子淪為吉祥物。

其實嚴格遵守分封制的諸侯也和周天子類似,他們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家有多少土地和人口,對平民的控制力也很低。

對於周朝的社會性質眾說紛紜,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相比於奴隸,庶人擁有極大的人生自由。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在各國國內,分封制其實已經瓦解,這也是秦王統一的基礎。

這個時候諸侯都在加強對國內的控制,但土地公有制已經開始崩潰了,許多人開墾荒地作為私田,導致公田荒廢,公田制度逐漸被稅收取代。

在這樣的歷史基礎上,祝平炎才會肆意開墾荒地,因為他看到很多人都是這麼幹的,就覺得自己這麼幹也沒問題。

從祝平炎的角度來看,農民開墾荒地沒人管,士族開墾荒地沒人管,甚至流寇在某地定居開墾荒地也沒人管,就連經常劫掠村莊的土匪山賊也很少有人管,那他也沒侵佔別人的土地,老老實實開荒種地肯定也沒人管。

但別人這麼幹都是基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再借助古代資訊遲滯掩護自己,他倒好,本身就在向城周邊二十里,還把市場開啟了。

這相當於在城管門口擺攤,貴族們再遲鈍也能聽到風聲。

市場建造之後,營地與外界通商,這裡有四百戶富裕的居民需要從外界購買物資,自然會有許多商隊蜂擁而至,營地的訊息也經由這些商隊傳向四面八方。

對於其他地方,這訊息沒有什麼特別的,也就是某個地方新出現一個村鎮而已。

但是對於營地二十里外的向城,這就是個很重要的訊息了。

由於莒國國君也只是個子爵,所以向城統治者雖然實際上擁有子爵的土地,但還是個男爵。

不過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戰國,提升爵位沒有什麼好處,還要給周天子交更多錢,所以也就沒人在乎這東西了。

向男不在乎爵位這種虛名,但是他不能不在乎自己領地的實際利益,所以當他聽到向城周圍出現了一個數百戶人口的聚集地時,立刻重視起來。

不過他重視的原因不是感受到了威脅,幾百戶流民的聚集地而已,雖然規模大了些,恐怕連一輛戰車都湊不出來,給他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攻擊向城。

他之所以重視,主要是因為這些流民在他境內落戶,開墾他的土地,竟然不給他交稅。

於是他立刻聯絡此處的管理者仲達,之後仲達也沒打算囉嗦,直接派兵過來接手營地。

-

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後,祝平炎長嘆了一聲。

正常來說敵人的實力應該循序漸進,就像基地附近的野怪總是等級最低的,這樣才能在品嚐成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現代養生開始武道通神

左右X

君睿傳

晨霞之光

遇見一座冰山(網遊)

泡麵都沒了

封神從我元始大義滅親開始

神馬東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