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的戰車
烏爾班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火的戰車,鬥羅:三國崛起之皮大王歷險記,烏爾班來敲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那樣拉風的男人,不管在什麼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螢火蟲一樣,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
——三巧
地中海的六月,天曠雲稀,陽光熱烈,偶爾有一陣清涼的海風吹過乾燥的群山。
[伯羅奔尼撒半島]就像掛在巴爾幹下方的大籃子,古老的城邦[埃利斯]就位於籃子的西北方。
離城不遠的一片山谷中,坐落著一系列神廟建築,這裡就是聞名後世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
神廟北側的谷地中人聲鼎沸,為期五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已經到了最後的閉幕式,同時也是長期保留的壓軸專案
——武!裝!賽!跑!
所謂“武裝賽跑”,在實施公民兵制的希臘世界是運動會的長期保留專案。
各地的運動會自有不同的規則。不但距離有長有短,有的地區側重於武裝,運動員需要武裝全套盔甲以及大盾長矛;有的地區側重賽跑,只需要頭盔和大盾。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規則相對更簡單,只要手持大盾進行全程392米的折返跑。
U形的觀眾席坐南朝北,三面環抱著賽道,多重階梯上熙熙攘攘坐滿了來自來自整個希臘化世界各個城邦和地區的達官貴人,平民、自由民等各種沒身份的人則擠在沒有座位的坡地上。
在觀眾視線的中心、賽道的起跑線,二十塊刻有凹槽的起跑石埋伏在沙土中;而在196米外,正對北方克里諾斯山的開闊處,矗立著20根石柱,這是所謂的“折返柱”,運動員將繞過柱子折返跑回起點。
“196米”是兩千年後是說法,現今希臘人把這個距離稱為[斯塔德],即[視距]。
當然,一盤散沙的希臘世界度量衡並沒有統一,各城邦的[視距]只能說是大概接近罷了。
既然規則是“只拿盾牌”,於是觀眾們便有幸目睹20位赤身裸體的運動員手持青銅盾牌,在少女司祭的引領下入場,於起跑點一字排開。
不到400米的負重跑,一兩分鐘也就跑完了。
但比賽並不急著開始。雖然觀眾們看的是比賽,但比賽其實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怎麼能沒有點儀式感呢?
司祭們首先向運動員分發了幾個盛裝橄欖油陶罐,於是20位年輕健壯、龍精虎猛、身無寸縷的運動員開始互相塗抹橄欖油。
在希臘,運動員往身上塗油是一種逼格很高的清潔方式,也含有一種神聖的意味在裡面,大概可以比作沐浴齋戒。
手指和肉體來回交錯,運動員們身上沾滿了這種滑膩而粘稠的液體,精壯的雄性在彼此的面板是剮蹭揉捏,汙漬逐漸洗去,飽滿鮮活的肌肉染上閃亮的光澤……
運動員樂在其中,觀眾們也大飽眼福。
只是不知道,以這種互相推油的方式來清潔身體,之後是真的變得潔淨了?還是變得更髒了?
正當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地觀饗這神聖的儀式之時,偏偏有不和諧的現象出現!
有個運動員不知怎麼回事,一個人站在那,不給別人塗油,也沒讓別人塗油。明明是隻帶大盾的比賽,這人還帶個科林斯頭盔。
因為戴著頭盔,觀眾們也不知道他是哪個城邦的,只知道肯定不是自己城邦的選手。而且看他身材相對其他選手纖細不少,個頭也不高,難道還是個孩子嗎?
一般參加奧運會的選手都是年輕人,因為比賽四年才有一次,必然有很多未成年選手。
但是場上這個未免也太年輕了吧,正真意義上的毛都沒長齊,看這樣子怕是連16歲都不到吧?
觀眾們正議論紛紛,接著就看到這頭盔仔開始跟女司祭打招呼。接著,女司祭猶豫片刻,接著開始給他塗油。
???
居然讓女人給他塗油?!
觀眾席爆發出一片不滿的噓聲!
“運動員不互相塗油算犯規吧?這絕對算犯規了吧!這是哪個城邦的蠻子?”雅典學者表示嚴重關切。
“這**誰啊?還**帶個頭盔,這是誰家的能慫啊?**還沒**就來***,簡直就是**的*****”斯巴達使者忍不住口吐芬芳。
“唉!現在的年輕人啊真是不像話,想當年聖團那會,戰友們天天互相塗油,可惜啊,回不去了……”底比斯流亡者發出感嘆。
“呵呵,個子那麼小,還讓女人給他塗油,怕是還沒斷奶吧……呦呦!站起來了!站起來了!小夥子定力不行啊!啊哈哈哈哈哈……”科林斯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