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班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龜兔賽跑,鬥羅:三國崛起之皮大王歷險記,烏爾班來敲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

——《孫子兵法·形篇》

客觀來講,馬其頓方陣兵並不能算是精銳。

首先這些人是徵召兵,是馬其頓的小自耕農,並不是職業軍人這一點就已經限制了他們。

其次從他們的戰術上來看,超長的薩里沙長矛與其說是強調進攻更不如說是強調防禦,完全是那種為組織度低下的炮灰龍鳴量身打造的戰術,即為了使炮灰們儘可能少的進行近戰而選擇瞭如此笨重的大方陣。

而後繼業者大戰中,隨著逐漸下降的兵源素質反向增長的薩里沙長矛的長度更是有力的佐證。

但凡事有例外。

在腓力大王的時代,被徵召作戰的方陣兵尚且能時常解散回家務農;而到了亞歷山大繼位,在漫長的東征中長期服役的方陣兵便在無形中完成了從徵召兵到常備軍的轉變。

亞帝本人是否意識到這種轉變後人不得而知,但他從這些百戰老兵裡優中選優,組成了赫赫有名的銀盾兵。

但這支部隊並沒有獲得與其名聲匹配的下場。

在亞歷山大死後的政鬥中,步兵將領幾乎被佩爾狄卡斯屠殺殆盡,這些銀盾兵也成了無根浮萍。

雖然他們跟隨了佩爾狄卡斯和攸美尼斯繼續作戰,但雙方更像是拿錢辦事的僱傭關係。

攸美尼斯在最後的戰鬥中被銀盾兵出賣也證明了這一點。

安提柯厭惡這些出賣主將的老兵,將他們都打發到東方去,眼不見為淨,這支精銳部隊從此便消失在歷史之中。

但隨後安提柯意識到他需要一支長期在營的軍隊來駐防地方、宿衛禁中時,他把自己建立的常備軍稱之為銅盾兵,而其他聽從他命令的徵召兵則被稱為白盾兵。

十幾年後,安提柯手下的銅盾兵被視為方陣兵中的頭等精銳。

不過,如果讓某人來評價,他可能會不屑一顧:

“還用著薩里沙長矛,算哪門子精銳?不過就是普通的常備軍罷了。”

說是這麼說,但常備軍在希臘世界也算個非常前沿的概念。

在此時的希臘語裡甚至沒有“常備軍”這個詞。

當年色諾芬在東方給波斯人當僱傭兵的時候,將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王軍稱為“不死軍”,吹得可玄啦!

說是這隻軍隊的人數是固定的,死一個人就會補一個人。

猛得一看好像確實不明覺厲的樣子,但大家仔細想想,這尼瑪的不就是個平平無奇的固定編制嗎,還“不死軍”,不知道的還以為帶隊的波斯人都是亡靈法師。

其實歸根結底是希臘人沒有常備軍的概念,在他們眼裡就只有徵召兵和僱傭兵。

徵召兵不用錢,打完仗就得解散,而想要執行長期勤務,那就得是僱傭軍。

至於徵召和僱傭來的是精銳也好、辣雞也罷,都無所謂。總之徵召兵肯定是自己人,從公民或者自由民中徵召;而拿錢辦事的就是僱傭軍,哪怕是從自己人裡僱傭來的也不能當自己人看。

因為他們認為,民主制的基礎是重步兵,而重步兵的基礎是公民。至於僱傭軍?那必然會導致僭政!

所以並不能單純的認為希臘人眼皮子淺。

而且他們也曾經口嫌體正直的組織過常備軍,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底比斯的聖團。而且隨著聖團的出現,底比斯也確實進入了僭政。

所以與其說他們是缺乏常備軍的概念,到不如說他們是刻意迴避這個概念。

你可以說僭政更加合理,但不能說希臘人過度反應,因為這是幾百年來無數希臘城邦政治鬥爭的歷史教訓。

閒話休提。

此時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所有歡慶活動都被停止,被邀請而來的運動員和藝人雖然有所抱怨,但在收到豐厚補償後便改口稱頌安提戈努斯的慷慨。

與此同時,龐大的戰爭機器被動員起來。

首先是夥友騎兵,仍然由馬其頓的大小貴族和軍人世家擔任。和平時期他們並不四時在營,而是輪流值守為國王效命。

前面提到過,馬其頓君王們的夥友,除了是精銳騎兵,往往還是部隊的基幹。因此早在三天前接到第一份急報時他們就優先被召集起來。雖然相當一部分人還在惶惶不安當中,因為根據傳來的訊息,他們的親人、家族在北方已經“牽涉”到叛亂之中。

不過國王也沒興趣為難這些小把戲,只是派遣親信將領出面將他們的編制打亂。

因為安提柯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數碼寶貝冒險之旅

逍遙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