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得人恩果記 分與同命人,宿莽草,南明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不是看在這年月定要抓住往死裡打,不叫話。

蔡姐兒與他婆婆曹氏道:婆婆外面的情況你可知道?曹氏道:曉得一些,咱也是無能為力哩,剛你公公才叫人把那打門的人哄走,蔡姐兒道:咱家多的米麵你有是個肚子也是吃不下的,這事不叫公公知道不成,你不去說咱去說哩,一路小碎步去見劉知縣,曹氏也跟在蔡姐兒身後,蔡姐兒撲通一聲與劉知縣下跪,說道:公公咱沒求過你,外面已是有人吃人肉,求公公那些米麵出來賑濟災民,這本是父母官做的事情,為何公公如此這般?眼見咱華陽縣四個城門每日都有死人往外抬,公公你是靠那百姓才有你這知縣,米麵咱劉家吃不完,為甚不可憐他們?劉知縣道:你個小女子哪裡懂得為官之道?今日給點明日給點,哪裡有滿足的?全縣這多的人,添的滿這大窟窿?你要咱家不活?蔡姐兒道;這天下做好事的人,只管做就是,口張在別人身上,哪裡能阻礙別人怎的說?有人心裡不滿足,咱不能狠命的叫他滿足,盡力而為皆可,既有不滿足的人,必定有滿足感謝之人,公公為甚抱著這少數的不足之人不放,卻忘記多數感謝活命之人,咱既是要做這件事情,管他怎說,活了人命天地同喜,為甚要做這絕事?

蔡姐兒道:先秦之人只識車馬,不識舟舸,有一德行官員,與湖面行舟船,便於百姓貿易往來,那百姓不認識大船,以為那官員要害死他們,辱罵惡咒那官三年,那官員耳不聽目不看,自己每日往那船上來回渡,整整三年,那百姓見他自己整日往那舟上座,也不見得被誰淹死,方才敢坐上那船,久經得便,船越做越大,不止載人更可載貨,走陸路做馬車成百日的走,坐上順風的大船卻可節省成辦的時日,往來貿易更為便捷,百姓生活更為富足,於是乎百姓開始唱歌謠歌頌這位官員,如那官員一開始就如公公一般想的是人心不足,何必忍了三年的辱罵?得了今日的好果?百姓心性不足,是需明官去引導去愛護的,何況這是公公分內之事!

鍾二嫂子與胡別古都在旁點頭,齊刷刷的與劉知縣跪下,鍾二嫂子道:大老爺,咱雖大字不識一個,也覺著少奶奶說的頂對,且不要管人足不足,拿了些糧食去叫他們吃吃再說,咱看著可憐哩,胡別古道:咱從太爺起就在您身邊服侍了,如是太爺在,一定也應了咱少奶奶哩,葉姨聽說蔡姐兒去問劉知縣要米麵,與劉樂天道;東面的說是要出去與那外人放粥吃哩,劉樂天道;這米麵是豬狗毀出來的哩,要拿出去白白與人,都是咱費腦子弄來的哩,拿著別人家的糧食去做那面子事,拍了拍手,跺了兩腳說道:呸!這老實人咱是當不成,別想拿著咱的米麵充好人,與葉姨挽了手去找劉知縣了。

劉知縣剛被蔡姐兒說的稍動了些心,想到拿出幾石也是可以的,這天王劉樂天來了,說道:你要當那好人儘管去當,可是不能動咱的米麵,這都是咱劉家的,你姓蔡,去你蔡家放粥去,今年鬧了這雪災,明年保不齊又是旱災水災的,一年不下雨還得吃口飽飯,若是這鬧了水患衝的你穀物全無,咱看你到時候怎辦?這米麵的留下以防萬一,豈是你能動的?不是咱來了,險些叫你這敗家的拿去與外人白白的送去了,劉知縣聽了點頭如搗蒜一般道:還是咱兒有遠見,這福禍無知,幾日咱米倉堆滿,明日不定有甚變數,還是以防萬一的好,咱被那刁民吵鬧壞了,回屋休息會子,你們自便哩,蔡姐兒道:禍福無知,公公今日記住這話,恕兒媳不敬了,劉知縣道;自中秋那次摔了杯兒,怎的邊的這般胡鬧,不像個閨門媳婦子,與那金家的巧姐越來越像,怪到兩人如此投緣。

蔡姐兒不等劉知縣說完話就走了,吃了晌午飯,蔡姐兒去叫了丫頭子去請胡別古與鍾二嫂子過來,胡別古站在門前不敢進來,在門口與蔡姐兒回話,蔡姐兒道:怪到都叫你別古,站在門外成個甚樣,你且進來說話,咱聽不清,哪來甚多的教條,咱不在乎,只管身子正,哪怕影兒斜,鍾二嫂子道:在外面像個鐘似的杵著看著怪笑人,咱姐兒又不會甚千里傳音的法術,和你說了這麼會子話,咱姐兒已是一盞茶兒見底了哩,快些進來哩,胡別古道:嫂子說甚面底?鍾二嫂道:這見鬼的,人說見底,他說面底,大聲道:叫你快些進來說話哩,胡別古道:要我去摘一葉荷花?心道這季節哪來甚荷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噫!怎麼還是你!

綠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