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小樣兒,還知道禮尚往來
酩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小樣兒,還知道禮尚往來,重生76:打獵養村花,女知青急了,酩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自個兒一個小目標,比如……
日入一萬!
貓冬之前,家裡攢個至少15萬下來。
要不是逮兔子的事兒耽誤了打鹿子,有驢的情況下,一天的收穫肯定比現在多至少一倍。
不過不急,慢慢來。
林默也想趁著偃松仁過季之前多掙一些,於是乎,本來尋思叫倆發小幫他走趟子就差不多了。
現在想多掙,就得自個兒也每天至少跑兩趟。
那一片偃松林結的松塔,已是眼瞅著的越採越少,這會兒也只能可著這片偃松林使勁薅了。
來年才能再去尋其他地界的偃松林。
跟倆發小又背又挑的往老爹山裡深入時,路上遇到了烏泱泱來撿拾樟子松塔的村民。
那傢伙,個個都勤力的要飛起來,背後一個筐,身前一個筐,倆肩膀各壓著根兒扁擔。
一根兒扁擔兩頭各掛著五個鼓鼓囊囊的大麻袋子。
真就是一副撿錢的架勢。
都沒心思跟周圍村民嘮幾句,那叫一個可勁兒的使勁撿使勁裝。
林鋼鐵也帶著他的小兒子鑽進來撿了,他兒子林敞亮才14歲,身子還稚嫩,就這都也挑了個扁擔子,小小一個人,前後挑五麻袋子。
“還能加一袋不?說是過了十月就沒的撿了。”林敞亮都快被壓塌了,可他老爹林鋼鐵卻還想試著再掛一包上去。
“能……能行……”林敞亮咬著牙,接下這沉甸甸的父愛。
村長的遠親吳仁義也是一家四口都來了,小兒子才10歲,在那蹲著使勁撿。
大閨女瞅著應該有十六七了,肩膀卻已挑著擔。
林默還記得吳仁義早前用欠條跟村長賒走了四隻兔子。
“小默這是又打兔子去?”吳仁義瞅見林默,嘿嘿笑著跟他打個招呼。
以往,村裡誰待見他林默啊。
這會兒因著分兔子的由頭,倒是有不少人瞅見他能給他露個笑臉了。
“嗯嘛,咱得進更深的嶺子去弄兔子,往後要是又尋見啥好東西了,咱再在村裡分享。”
聽見這話,吳仁義的眼珠子一亮一亮,連聲地“好啊好啊”。
熱絡間,其實林默是在搜尋蘇筱筱的身影,再不濟就是瞅瞅蘇大爹有沒有過來。
瞅半天也沒瞅見,不知為啥,蘇家三口人都沒有順應風潮地來撿松塔。
算了,明兒分兔子時遇見了再問問吧。
跟倆發小一起來回挑了兩趟松塔,天早早地就黑了下來。
天黑前他們最後一趟回到林家時,一進院子就聞見了誘人的香氣。
不知是巧了還是咋的,青松和阿旺的爹孃都在院子裡,滿臉認真地瞅著灶房裡。
原來是老孃在熬煮兔肉皮凍,他們是來學的。
“這……熬個十斤兔肉皮凍,還得自個兒加一斤花生油,還有半斤的豬皮?”
“花生油不便宜呢,一斤都得二塊錢,豬皮得四毛。”
“十斤賣八塊錢,去掉這兩項,就剩個五塊六了。”
苗守正肉疼的不是二塊錢買油錢,而是買油的使糧票。
糧票是有限的,每家每戶每個月也就三十斤糧票,買一斤油的五斤糧票折抵呢。
半斤豬皮就又是一斤糧票。
每月就算不買糧食,那三十斤糧票也只夠買五十斤皮凍所需的油和豬皮的。
錢掏的出,票掏不出啊。
“沒法兒,”灶房裡飄出老孃的聲響:
“兔肉沒啥膠子和油脂,不加這兩樣燉不成皮凍,咋燉都還是湯水。”
苗守正跟苗奮發倆人各拎了一隻兔子過來給林大娘做皮凍用。
林大娘做,他們在旁邊學,約好了等皮凍做好之後,留一半下來給林大娘當報酬。
本來熬煮之前,這聽著還挺划算的。
其實根本不划算,兩隻兔子做二十斤皮凍的話,自家還得賠進去二斤花生油和一斤豬皮進去。
不過林大娘不是計較的人,所以沒有提前告訴他們。
眼瞅著兩位大爹開始愁眉苦臉,林默的腦瓜仁在腦殼裡一轉。
很快就想到了法子:
“娘,那油可以少加的,三十斤才撂一斤油進去,那膠子也可以不使豬皮,使魚皮。”
“咱跟村長約好了,明兒晌午前後,帶全村一起去嫩江網魚去。”
“論膠子,魚皮比豬皮富裕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