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一起爬萆山,遇到戶外主播!
七音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一起爬萆山,遇到戶外主播!,穿成癌症老頭,還好我有遺願清單,七音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魏年間,當地人為了躲避戰亂,選擇了上山耕種避禍。
經過代代的變遷,與道觀的建立,成為現代的恆州市路泉區萆山景區。
過了一個寫有“萆山”的大牌坊後,停車場的位置非常好找,有著一大片的地上停車區。
這個季節前來的爬山的人依然不少。
進入停車場就能夠看的出來,的確碰到不少自駕來此爬山的遊客。
海拔五百多米,對於非登山愛好者來說,屬實算是友好。
只要身體不算太差,慢慢爬總能上去。
真不想爬,也可以做纜車直達山頂。
大人和孩子,都適合來此體驗。
來到停車場後,玉欣蘭早已經先抵達,在此提前等待好。
今天的玉欣蘭,為了爬山特意做了準備。
一身貼身的緊身運動衣,披著棕白色的運動外套,運動少女的形象格外怡人。
登山的入口,距離停車場很近。
大家匯合後,一同前往了山腳的入口處。
萆山還算比較良心。
不去山上的景區,不做纜車,單純的爬山是免費的。
要是說怎麼盈利?會不會一直被白票?
答案自然是不會。
有時候,你明明沒那麼想進入山上的景區。
可當你費勁爬上去之後,融入骨血與靈魂深處的生活態度就會被喚醒……來都來了!
花了這麼長時間爬上來,容易嗎?
幾十塊錢的景點門票,又怎麼會捨不得掏。
江學康可沒那麼多顧慮。
他來爬萆山,就是為了景點來的。
一人一張通票,完全不需要猶豫。
剛剛來的路上,江學康簡單看了看攻略介紹。
按照正常遊客的平均速度,走走停停的話,大概兩個小時就能到山頂。
他們有老人有孩子,可能需要起碼三個小時。
原本按照江學康的計劃,打算讓晚秋和天天一起,坐纜車提前上去等他們。
遲晚秋卻表現的尤為堅決。
認為江學康能爬,她也絕對能爬。
殊不知,正常人是越爬越累。
她的老江是越爬越來勁!
……
提前買好了山上的景區門票後。
一行人熱熱鬧鬧的正式開爬。
郝真成拿出手機,在先爬了一張集體合影,發了一條朋友圈。
老江是不是把出來旅遊當做享受不知道,郝真成倒是真的很享受。
兩人每到一處,郝真成都會拍照留念,順手發朋友圈。
和老江以前寫日記一樣。
朋友圈就是郝真成的日記本。
“寫文案就正經寫,別又說我這個那個,不許提我昂!”
江學康看著郝真成的舉動,立刻警惕著說道。
郝真成扯著嘴角,回答著:
“我的朋友圈,我沒事提你幹啥玩意。”
“記錄一下美好生活,懂不懂啊你。”
吐槽完江學康的提醒。
郝真成順手編輯起了文案:
【一個不服老的倔老頭,好說歹說攔不住,非要爬山。算了,反正我也好久沒爬了,準備計時一小時衝到山頂(墨鏡)(墨鏡)(墨鏡)】
此時是早上七點多鐘,正是遊客逐漸多起來的時間。
還有夜爬組看完日出,在陸陸續續的下山。
向上攀登的過程中,能夠看到諸多形形色色的面孔。
到達一處風景光線不錯的地方,郝真成便會商量著停下來。
為大家拍上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先前有過秦港的跟拍合作。
江學康知道,郝真成的拍照技術不錯。
整個過程中,也是相當的配合。
人生,一程又一程的風景。
用照片記錄生活,其實也是在定個那一瞬的時光。
很多年後,當我們記憶模糊的時候。
需要藉助著它們,來把我們重新帶回到那些閃亮的時光裡。
爬了半個小時,又一次停下來拍照後。
一名年紀大概五十多歲,反戴著鴨舌帽的老男人,舉著自拍杆湊到了附近:
“各位慢手的友友們,噓……”
“你們猜我在這裡遇到了誰?”
“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